沙普之乱、奢崇明叛皆由此起,若今日不剪除干净,后世必成烂根。
这是他穿越来的那一刻就定下的基调。
建奴固然可恨,却非致命。
真正能毁掉大明的,是内乱与天灾。
孙传庭心中一震,却无惧。
“臣遵旨。”
起身一拜,语气中有一丝藏不住的激动。
“敢问陛下,赐臣几许兵马?”
一个自幼习武、胸怀战志的布政司文官,能有机会带兵平叛,这是他多少年来的梦。
然而崇祯开口的下一句话,却让他愣住。
“无兵卒。”
顿了顿又道,“但朕给你二十万两白银,自行募兵。”
孙传庭心头一颤。
“兵可再募,人心难聚。朕要的,是能为大明死战的军,不是靠俸禄吊命的兵。”
这一刻,孙传庭明白了。
崇祯不是不给他兵,而是给他一个造兵的机会。
后世称大明三强军:关宁铁骑、秦军、天雄军。
再往后,有洪承畴的洪兵,还有曹化淳整编的勇卫营。
而这其中,只有秦军是从无到有造出来的。
秦军的根,在榆林。
榆林,明朝九边之一,直面蒙古。
那里的人,上马杀敌,下马种地,连孩童都拿人头骨当玩具。
一到家里收成不好、孩子饿了,十几个榆林汉子就敢出关。
拎着刀,去砍蒙古正规军的人头。
明军的军功以人头计,他们腰间一圈血淋淋的头颅,便是全家的口粮。
榆林人,他们从来不怕死。
史载:李自成攻榆林,青壮尽亡,只余老弱妇孺守城。
硬是与李自成大军巷战十三日。
最后死伤相当。
死一个榆林人,必带走一个贼军。
那可是只剩下老弱妇孺的孤城。
崇祯心底一叹。
大明亏陕西,尤亏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