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的客厅被红布装点得喜气洋洋,土豆正踩着凳子往门框上挂红绸,陈阿姨在旁边扶着她:“慢点,别摔着!”
刘春晓则在铺着红布的长桌上摆东西,算盘、毛笔、书本、小铜钱……一样样码得整整齐齐。
“抓周的物件得凑够十二样,图个圆满。”
周姥姥手里还攥着个小铜铃,“这是从家里带来的,海婴太太姥爷传下来的,保准灵验。”
陈阿姨把蒸好的寿桃摆在托盘里,笑盈盈地说:“我给孩子们做了长命锁形状的饼干,洋样式,咱老讲究,两不耽误。”
顾从卿一早就去接同事,车里坐满了人,有使馆的老同事,有合作过的学者,还有那位公爵。
听说海婴周岁,特意推了宴会赶来,手里还拎着个银质的小拨浪鼓。
“这是我们家的收藏,”公爵笑着递给顾从卿,“祝小家伙长命百岁。”
宾客到齐时,海婴被周姥姥抱了出来。
小家伙穿着红色的盘扣小褂,头顶戴着虎头帽,脚上是绣着“福”字的虎头鞋,胖嘟嘟的像个年画上的娃娃。
“哎哟,这小模样!”
陈阿姨的儿子凑过来,想摸摸他的帽子,被海婴一把抓住了手指,咯咯直笑。
抓周开始时,海婴被放在长桌前的红布上。
他歪着头看了看周围的人,又瞅了瞅桌上的东西,小手在半空挥了挥,突然一把抓住了那支毛笔。
“好!将来是个读书人!”周姥爷乐得直拍手。
可没等众人笑完,海婴又松开毛笔,抓起了旁边的小算盘,噼里啪啦拨弄起来。
“哟,还懂算账呢!”顾从卿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发。
最后,他把目标锁定在那枚小铜钱上,攥在手里就不肯放,还往嘴里塞。
周姥姥赶紧抢下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这小子,又想读书又想挣钱,贪心!”
周岁宴开席时,长桌上摆满了菜。
陈阿姨做的红烧肘子油光锃亮,周姥姥炖的鸡汤飘着黄澄澄的油花,还有莉莉妈妈带来的英式布丁,中西合璧,热闹非凡。
公爵举着酒杯,用生硬的中文说:“祝海婴……健康长大!”
顾从卿笑着回敬:“谢谢!。”
土豆和莉莉带着小宝在院子里堆雪人,把红绸带系在雪人脖子上,远远看去像个小寿星。
周姥姥拉着陈阿姨的手,指着海婴给她看:“你看这孩子,刚学会叫‘太姥’,含糊着呢!”
刘春晓靠在顾从卿身边,看着满屋子的笑脸,轻声说:“真像在家里办喜事。”
“就是在家里。”顾从卿握紧她的手,目光扫过周姥姥的白发、海婴的笑脸、同事们的谈笑声,心里暖得发胀。
窗外的雪还在下,屋里的炉火却烧得正旺。
抓周的物件还摆在桌上,红布在风里轻轻晃,像一面小小的旗帜。
这异国他乡的周岁宴,没有宗族亲友环绕,却有着比血缘更亲的牵绊——同事的祝福,朋友的热忱,还有这群把彼此当家人的人,用最朴素的方式,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添上了最温暖的注脚。
海婴被周姥爷抱在怀里,小手指着桌上的寿桃,嘴里发出“啊呜”的声音。
顾从卿看着他,忽然觉得,所谓圆满,从来不是复刻故乡的模样,而是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把日子过出热乎气,把陌生人变成家人,让每个重要的时刻,都有人笑着陪你一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