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名埋伏精锐,只是两轮短矛便死了三百多人,这要是近战厮杀,岂不是会死更多?
不知是谁,突然一声不响地溜掉了。
有了第一个,很快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眨眼间,六百多名守军逃的一个不剩。
李俊见状不以为意,“搬出城内的辎重、军械,让城内的百姓在一个时辰之内尽数撤出,一个时辰之后,我要放火焚城!”
众人吸了一口冷气,他们没想到,在己方完全占据上风的情况下,李俊竟然还打算烧掉耽罗!
一个时辰之后,李俊说到做到,大火将城池一举焚毁,连带着未曾离开的高丽军民、高丽降卒一起化为灰烬。
伴随着熊熊燃烧的火焰,一种副将来到李俊身前,“将军,高丽人的尸首该如何处置?”
“高丽人是怎么对付我们宋人的?”
“砍下脑袋,掷入乱葬岗”
“那就在附近寻一座小岛,将高丽人筑成京观!我要让他们自此以后见到我们的旗帜就绕道走!”
“得令!”
就在李俊大开杀戒之时,自江南运出的一百万石粮秣缓缓而出。
沿途间,为了多造声势,方腊使人多造锦旗,在上面绣着一行大字:“太平军方腊心犹汴京百姓,特此平价售粮百万石,但凡汴京百姓即可到城内平价购买,若有人囤积居奇,自当共击之!”
这是毫不遮掩的阳谋!
若是任由船队招摇过市,一路北上,朝廷岂不是成了笑柄?
负责接应的陈文松脸色阴沉,他寻到方腊,大声质问:“方公何故于此?”
方腊故作不知,“陈使君这是何意?”
“售粮是交易的一部分,方公缘何张贴布告,多此一举?”
方腊微微一笑,“陈使君莫急,我且问你,横幅上可有捏造不实之处?”
陈文松愤愤而言,“并无!”
“那就妥了,汴京城内的达官贵人饿不到肚子,我之所以提供这批粮食,为的就是城内的底层百姓,陈使君,扪心自问,你觉得我这批粮食入城。那些大户会如何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文松闭口不答。
汴京城内的世家大户在这一次粮价暴涨的事件中大大赚了一笔。
这时候,谁要拦着他们发财,他们就敢跟谁翻眼。
毫无疑问,方腊的这百万石粮食若是运抵汴京,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各家大户瓜分殆尽,甚至不会有一粒粮食流入市场。
寻常百姓依旧买不到低价粮!
这一点,方腊也好、陈文松也罢,对此全都心知肚明。
眼下,方腊之所以整这一出,就是让世家大户投鼠忌器,让寻常百姓稳住心神。
粮食虽然不多,但却能暂缓燃眉之急!
当然了,若能趁此机会挑动穷苦百姓与世家大户的对立情绪,这也算方腊的意外之喜。
其实,按照赵佶的要求,太平军将粮食运到淮水即可。
然而,太平军为了扩大影响,制造方腊一心爱民的形象,船队打算直入汴京!
这一幕,当即让陈文松进退两难。
如今,舆论愈演愈烈,运河两岸的百姓、沿途的商贾早已将方腊平价售粮的消息传出。
明明是一方贼寇,却有着一颗爱民如此的心,这样的反差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了,若是这种情况下,一百万石粮食不能如期、如数进入汴京,只怕城内的百姓一定会闹出事端出来!
陈文松进退两难,只能快马将消息报与朝廷,请皇帝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