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方腊出城
大宋宣和三年,三月六日,正值春耕时节,天旱无雨。
农时不等人,为了确保如期耕种,早在数日之前,方腊便以工代赈,鼓励百姓疏浚河渠、建造运河,等到后来,为了提升效率,方腊甚至下来太平军也加入到疏浚河渠的工作中去。
气候条件越是恶劣,人力越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几日,保春耕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大事。
方腊麾下,各色人等全都有了差事,唯独他自己在府中坐立不安。
城外的田地究竟如何了?
百姓可曾引水灌溉,完成了春耕播种?
改进的铁犁是否彻底普及开来?
一个个问题压的方腊在城内喘不过气,最终,他痛下决心:“出城亲眼瞧瞧!”
这时候,只有亲自去城外走一遭,才能一解心中之忧!
“哒哒哒!”
沉重的马蹄声在官道上溅起大片的尘土,方腊出了江宁城,沿着秦淮河信马由缰,一路狂奔。
不知过了多久,一片小山丘出现在眼前。
方腊眼前一亮,“咱们去山那边瞧瞧!”
梁红玉也好、牛皋也罢,自然无人反对。
于是,一炷香之后,一行人便爬上了山坡。
登高而望,梁红玉忽然发出一声惊喜交加的声音,“呀,好美!”
远处,一片错落有致的房屋沿着河流依水而筑。
兴许是靠近水源的缘故,方腊觉得空中的湿度都大上了不少。
“哐哐哐!”
只可惜,耳中不断传来接连不断的轰鸣声,颇有些坏人兴致。
侧耳聆听,噪音似乎就是从河流两侧的房屋中传出来的。
粗大的河流宛若一条巨大的树木主干,在它的左右两侧,引出近百条水渠。
这些水渠宽不过一丈,水量却大的很。
就在远处较高的地方,同样有一道宽敞的水渠引水入谷,由于山丘间存在落差的缘故,河水自高落下,宛若瀑布一般,晶莹的水花剔透明亮,很是美丽。
瀑布下方,一座崭新的水车清晰可见。
随着水流的推动,高大的水车缓缓转动,每一下都将水流注入高处。
这样的风景不似美景,却也别有一番情趣,即便是梁红玉初见之下都露出惊叹之声。
“此处是匠工坊?”
梁红玉看到不少人正围着河边,指手画脚地在说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