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重生水浒之我是方腊百度 > 第一百七十章 分门别类的科举考试(第2页)

第一百七十章 分门别类的科举考试(第2页)

旱情是一次挑战,更是太平军军府展现手段的时候,如果经此一役,各地百姓能够成功播下粮食,熬过春旱,那么,太平军便可以彻底在江南扎下根来!

至于朝廷招安事宜,方腊决定再拖几日,反正都是糊弄来糊弄去的事情,现在没有事情跟他们啰嗦。

以武松为代表的水浒军将对朝廷恨之入骨,他们巴不得方腊能够高升一步,那样的话,一方面彻底与朝廷站上了对立面,另一方面大家的官位也可以提升一番,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方腊明白,武松的想法并非个例,要知道,就连方肥、方杰都明里暗里试探过方腊。

封王确实有诸多好处,方腊对此并不抗拒,可他打算凑几样喜事,等到“喜事”盈门之际再顺理成章地封王割据!

从一早起床到日落西山,方腊足足在书房处理了一整天的政务,这还是方肥代为处置一部分的结果。

可以想象,如果所有政务方腊全都需要亲力亲为的话,只怕将其劈成八瓣也不够用!

一村一县之事与数州、数府之事比起来,宛若滴水之于江河。

包康需要处理分田到户、村寨联防自卫事宜;吕将需要稳住江南,开疆拓土。

至于方肥,一直以来他便是方腊麾下的一大助力,

怎么办?

开科取士!

为了筹备这一次的开科取士,早在数月之前方腊便定下了章程。

如今,随着地盘的扩大,参加考试的士子必然也会多上不少。

为了防止出现纰漏,方腊寻到方肥,让其查缺补漏。

“我是这么想的,试卷根据士农工商卒五种来分别出具,参考的士子可以自选一门进行考核,若是考核通过,则需要前往底层历练一番,只有做出成绩之人才能酌情录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肥听罢,赞不绝口,“方公此法妙不可言,全才难找,偏才易求,如今方公愿意不拘一格用人才,定有人闻风来投”。

近千年以来,官府对人才的要求一直颇为严苛,他们甚至巴不得对方是一名“全才!”

可是,真正文武全才的又有几人?

眼下,方腊提出这等新颖的选才办法,贸然听上去有些荒谬,然而,仔细琢磨一番,便可以发现其中的妙处。

要知道,眼下方腊求贤若渴,只要能够为其所用,他巴不得来者不拒。

“方肥,你认为由谁来负责此次科考较为稳妥?”

方肥事务繁忙,根本抽不开身,否则,他确实是主持科举考试的不二人选。

“方公,科举大事干系重大,不如有伱亲自过问,事必躬亲,等到形成规则之后,再交由他人,这样以来,才不会误了大事”

方腊仔细一琢磨,确实是这个道理,他想出的分类考核一策明明是一个妙计,可如果被人搞砸了,到头来只会耽误他的时间,砸了他的招牌。

“也好,事不宜迟,等我写好招贤令后便宣告天下”

方腊记得清楚,曹操在建安年间就搞出了《求贤令》,当时曹孟德为了扩充实力,唯才是举,很是收拢了一批人才。

眼下,时过境迁,方腊决定将《求贤令》上的内容誊写出来:“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凡我华夏子民,但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入江宁参加科举,若能过其一门,便可有官职在身,若能在任其表现卓着,定会酌情提拔……”

方肥看罢赞不绝口:“方公这唯才是举,必将名动天下”。

方肥笑了笑,他知道自己这《求贤令》一出,肯定要得罪不少人。

要知道,有宋以来,士大夫推行的贤、德、孝一直是为官之根本,现在方腊只问才学,不问操守,颇有些惊世骇俗。

不过,穿越而来的方腊明白,要想招揽到真正的人才,不用这法子是不行的,最起码,这是一条便捷之路。

至于品行的问题,那是通过科举考试之后,基层锻炼的目的所在。

如果士子行为不端,基层为官期间便可以罢官去职,不给其转正的机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