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五万大军分水陆两军,进逼涟水城。
此时,邓元觉、林冲也已进抵连水城下。
不经意间,方腊已经完成了南北会师之壮举,而林冲再见到武松、鲁智深等人顿时有一种难言的情绪涌上心头:“诸位兄弟,好久不见!”
武松重重拍了拍林冲的肩膀,嘴里道:“万万没想到,到头来竟然还是你在南方过得顺心如意,我们这些老兄弟,眼光不如你啊!”
梁山好汉再聚首,一向沉闷的林冲也不由得敞开心扉:“诸位兄弟,跟着方公干吧!在这里,不用担心被朝廷招安,虽然规矩多一些,可他确实是在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武松、鲁智深颇为意动,可他们觉得己方寸功未立,若是就此加入太平军,难免会被人小觑。
于是,武松婉拒道:“方公胸襟宽广,确实是难得的英雄,不过,如今我等梁山军实在经不起第二次纷争了,是否投入太平军,还是让诸位兄弟决断吧,若是自家兄弟都想加入,我武二郎绝无二话!”
鲁智深也表达了同样了意思:“不错,梁山出了个宋江,已经沦为天下笑柄,接下来,无论作何选择,我们梁山军都要进退一致!”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林冲自然不会勉强:“二位兄弟言之有理,是我莽撞了!”
“都是自家兄弟,何必见外!”
一番谈论之后,武松才发现数月不见,林冲已经成为执掌万余兵马的一方统帅了!
这说明方腊对林冲极为信任,而且丝毫不顾及其梁山的身份!
这等胸襟气度,确实令人钦佩。
再联想到一心招安的宋江,两者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与宋江比起来,也许方腊才是执掌梁山军的最佳人选。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这些时日,武松执掌梁山军以来,虽有鲁智深等人再旁帮衬,可他深知独领一军之不易。
不但要为军卒准备御寒人物、每日口粮,还要仔细斟酌行军路线,就连武器修缮、甲胄补给都大耗心神。
说到底,梁山军还是缺乏一个稳定的地盘。
梁山泊丢失之后,梁山军四处漂泊,虽然在海州暂时有了一个容身之处。
可这里毕竟是太平军的地盘!
从某种意义上说,若非邓元觉仗义施援,梁山军早就落魄不堪了。
瓢泼月旬以来,众人早就意识到——梁山泊不存,梁山军便如无根之木,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与其四处飘零,倒不如另寻明主!
在林冲的引荐下,梁山诸将一一见过方腊。
这些梁山好汉虽然出身各异,可他们都有统兵作战的能力,恰恰是方腊最为紧缺的将才!
要知道,自从太平军在治下各地施行分田到户的政策之后,自行参军的青壮越来越多,而军卒的增加,意味着军队需要扩编,但尴尬的是,方腊并没有足够数量的军将,只能大肆提拔老卒,从军阵中提拔。
当然了,在此之前,方腊也擒获了诸如韩世忠之类的勇将,可他们一心侍宋,根本不愿加入到对阵西军的战场上。
对于这些军将,方腊早有承诺,他日与外族征战时,再让他们出马!
饶是韩世忠心硬似铁,见状也对方腊颇为佩服!
今日,涟水城一会,方腊确实让武松等人眼前一亮。
作为一军之主,方腊身上自有其魅力。
即便是挑剔的武松、鲁智深见罢之后也不由得赞了一声:“真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