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可以给朝廷接管。
但是辽东兵工厂、蜀中盘水镇兵工厂,都要归大将军府管辖。
另外除了辽东海港基地之外,还要在江南,设立第二个海港基地。
看在瀛洲金山银山的份上,文臣们商议了一下,同意了。
因为算下来还是赚的。
赚的不止是钱,更重要的是,朝廷收回了对地方的控制权。
而且。
把瀛洲之地,纳入大乾疆域,等于是给大乾再次开疆拓土。
文臣也能趁机蹭个功绩。
而顾道愿意交出瀛洲,是因为开发治理,从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辽东终究是一隅之地,能投入的资源和人力有限,要完全开发瀛洲力有不足。
但是朝廷有这个能力,可以尽快榨干瀛洲,把资源输送给大乾。
顾道用瀛洲和辽东,换来的是朝廷,对他的天下布武,和军事改革的支持。
辽东军可以天下无敌,但是辽东的资源终究有限,军队数量也就止步于此了。
现在有了朝廷的支持,等于辽东军背后有了超越原来百倍的资源。
利益交换谈得很顺畅,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还有一系列的任免。
毕竟。
这次征战江南,统一天下,只有顾道封了吴王,其他人还等着那。
最后议定。
楚矛征瀛洲、李叙征百越、裴钢镇守大焱,三人因为有拓土的功劳,得以封侯。
白十三、李川、郭墩、郭善战,王显祖、崔海龙、吴长生,沈慕归、崔甲等,辽东军主要将领,因公封伯。
其后还有三十多人,因善克敌之功,被封为子爵或者男爵。
以顾道为首的军功集团形成。
司马如意因为守关之功,封伯,骆定远镇守江阴,积功从伯爵变成侯爵。
魏宗保积功,侯爵提升一等,终究没有突破侯爵成为公爵。
如果没有太后瞎指挥,魏宗保这次的功劳,完全可以成为公爵。
可是跟着郑克宁打了败仗,最后还接受太后密旨,没有告知顾道。
这也算是敲打。
顾道要用他那是后话,但是做了这种事情,敲打也要放在明面上。
当然文官也没闲着。
因为统筹粮草之功,陆端封伯,李渠封伯,温尔雅和顾云璋封子爵。
唯一受伤的就是窦庆山,因为大败,禁军统领职务被免除。
爵减一等,变成伯爵。
这还是看在窦鼍有点功劳,窦庆山直接一撸到底,还要获罪。
顾道可以放他一马,可是窦庆山有一件事隐瞒了,那就是太后找他干什么?
顾道对他不得不防。
除了封赏之外,兵部和大将军府会根据军功簿,对普通士兵和将领,进行封赏。
封赏结束。
回到大将军府,顾道召集所有属官,随着他一道道命令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