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无非便是太祖皇帝天下未定,军政托付的旧训;”
“其二,便是我顾氏历代功成身退留下的美名,却没料到,我顾氏声望基石,如今却成了架在我等颈上的利刃。”
听到这话,一声声无奈的叹气声也是不由得响了起来。
“最棘手之处在于,此论调并非空言,而是裹挟了部分民意。”
“不少百姓确实认为,如今天下太平,顾氏理应将大政奉还天子,方能全了君臣名分,而顾氏依旧可以如以往般作为太傅辅政。他们他们觉得这是为我顾氏好。”
顾琦一直沉默地听着,此刻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我在巨鹿,亦听闻此类议论。”
“甚至有学院年轻学子受其影响,前来问我,顾氏是否应效仿先祖,急流勇退,以全千古之名。”
他苦笑一声,“民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我顾氏千年所积之望,如今却成了束缚我等手脚的枷锁。”
没错,甚至就连他这种学究派如今都已经来了。
此事的影响确实太大了。
只要是顾氏之人,就根本不可能忽略如今天下的滚滚大势。
就是大势!
民意、朝堂、商人、世家。
整个九州的一切仿佛都已经站在了顾氏的对立面。
虽然这其中的原由各不相同,但其根本却又是一致的。
而且此事对于顾氏而言,又不是那般好处理掉的,毕竟此事还关乎着整个家族的声望,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
顾昭看向始终闭目不言的顾霖,沉声道:“大伯,此事实在棘手。”
“若强硬弹压议论,恐坐实权臣之名,损我顾氏清誉,正中了那些人下怀。”
“可若放任不管,此论调愈演愈烈,不仅动摇朝局,更会使得新政推行受阻,比如海运之策,那些人必借此攻讦我等揽权牟利。”
“进退皆难啊!”
一声声的议论声不断响起。
几乎所有子弟们,都在说着其中的干系,话里话外的意思自是不会甘心。
又有谁会甘心?
五代人的奋斗,才造就了如今的大好局面!
可以说——
如今顾氏对于整个大宋的付出,已经完全超出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
这无关于皇位,也无关于权谋。
顾氏是真的想要看一看,让整个九州这样继续发展下去,那将会变成何种样貌。
可这些话,他们没法说出来。
在皇权与人臣思想的烙印之下,再加上顾氏本就有着还政于天子的传统在,就算他们再怎么不甘心,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将所有的心思都表露出来。
甭说是他们,甚至就连顾易此刻都有着一些犹豫。
还是那句话——
顾氏不争一世,争万世。
到了如今的这般地步,其实顾氏已经给整个九州留下太多的东西,就算如今急流勇退,倒也可以称之为存身之道。
毕竟顾氏还要始终面临着修正的压力在。
在如今这个巅峰之时逐渐隐退,绝对可以让顾氏更为从容的面对接下来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