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一切仿佛再次回到了以往的那般和平时期。
但却又有了完全的不同。
辽国彻底败了。
不仅仅是失去了不少的领土,再加上给大宋的纳贡以及西夏的补偿,这一切的一切对于辽国而言,都堪称致命。
尤其是给与大宋的还是岁供。
这对于辽国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数十年内都不可能恢复过来。
可谓是一战便将辽国拉下了深渊。
但这就是现实,无论那些辽国宗室再怎么仇视大宋,唾骂顾氏,都不可能去改变这个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
自再次返回大宋之后,顾睿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再也没有了往日那种好高骛远的感觉,反倒是像极了昔年的顾峻。
他并未去再说什么放眼天下的话。
而是将目光落在了脚下。
融入新攻下的疆域、整治大宋国内的种种问题,包括如今九州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与他们建交并且规定商道。
这一切看似合理。
但却又与以往的顾睿有着明显的不同。
他甚至每日都会站在太傅府的那处疆域图面前,就如同昔年的顾峻一般,站在府内紧紧盯着天下。
顾睿变了。
现实与重担让他不得不放慢脚步,去为整个家族整个大宋规划出合理的路线来,一点点的筹划一切。
当然,他也并不是完全成为了顾峻那般人。
或许应该说是顾睿找到了属于他这一代人的任务。
削弱西夏与辽国;
离间二国之间的关系。
这是顾睿自己为自己所定下的目标。
通过此次大战,他已经看出了如今九州的局势,纵使大宋的国力再怎么强,但只要西夏与辽国之间始终都保持着这般境地,大宋都难以一统整个天下。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还好,对于这种事,他本就十分擅长。
对辽国,他紧紧扼住了那条赖以生存的商业命脉。
大宋市易司的条文悄然增删,昔日辽国商人能轻易购得的粮食、铁器、药材,如今要么被课以重税,要么被限以数额。
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华而不实的奢侈品与享受之物被鼓励输入辽境。
此举,意在加速辽国财富的外流,使其空有岁贡之疲,而无恢复之实。
民间或有不察,但辽国府库的日渐空虚,却如钝刀割肉,让上位者感到一种比战场失利更深的绝望。
同时,顾睿默许甚至纵容边境的“走私”,让一些关键的物资,通过隐秘渠道,以更高的价格流入辽国那些有离心倾向的部族手中。
恩威并施,分化瓦解。
再加上每年都不曾间断的岁供。
这一切都让辽国国内的情况更加雪上加霜。
而对西夏,则是一张更为复杂的网。
顾睿巧妙利用了西夏意图与大宋修好的心态,与对方共同签订盟约,大幅提升了与西夏的官方贸易额。
尤其是对西域珍宝、战马的收购,让西夏贵族们短时间内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这也只是表面现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