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三国王业不偏安无弹窗笔趣阁 > 第269章 长驱直入直抵秭归(第1页)

第269章 长驱直入直抵秭归(第1页)

第269章长驱直入,直抵秭归

“啪!!!”

一声甚于雷鸣的巨响惊天动地。

巨浪滔天而起。

江水裹挟浮尸断臂、碎板桨橹,直冲数丈之高。

然而对于此等宛若天崩的景象,江上鏖战者不论是汉是吴,都已没有了原先的震撼与惊恐。

这已不是第一道横江铁索被大汉以猛火融断,又在惊天动地的轰鸣中沉入大江。

见怪不怪。

待波涛稍平,又几艘载有火油的大舰谨慎地向下游挪移数丈,舰上水卒奋力挥动旗语,引导着周遭舰船调整位置。

最后一道横亘江面的黝黑巨索,终于置于烈焰浓烟之上。

只待这最后一道枷锁断裂,三百里巫峡江险,便彻底向大汉楼船巨舰敞开胸怀。

铁索关下游,原本还散布着诸多可供小型舟舰停泊的天然小港,战船百余,将士上千,本是吴军水师防备汉军小舟越过横江铁索直袭下游的一计后手。

然而此前孙俊为布下口袋阵,意图围歼汉军前锋小舟巨筏时,这些下游的舟船战卒被尽数调出,逆江流而上加入战场。

这支生力军的加入,孙俊的垂死挣扎,一度让陈曶所统前部水师陷入苦战,左支右绌。

可惜,大汉天子『炎武』旗舰,率『伏波』、『长鲸』等楼船巨舰加入战局,胜利的天平不可逆转地倾向汉军。

随着被吴人视为天堑、赖以阻隔大江的横江铁索接连崩断,唯余最后一线,岌岌可危,许多吴军将士心知大势已去。

越来越多的艋艟、走舸、中小型斗舰趁着混乱,仓皇地穿越悬空铁索与江面之间的空隙,不顾一切向下游奔逃而去。

三艘…五艘…十艘……

汉军水师早已得天子严令。

同样能穿越铁索的中小型战船立刻分出部分,如猎犬飞鹰,紧随吴人逃船急追而下。

桨橹翻飞,汉军水师死死咬住试图遁走的吴船,箭矢不断招呼,势不令其脱逃。

上游战场,随着楼船将军郑胄被俘,其麾下负责阻滞汉军主力的吴军战船,或是升起降旗,或是惶恐失措间掉头逃回巫山港。

有人逃回巫县,有人弃舟登岸,沿着崎岖江岸,向着下游秭归、夷陵方向亡命奔逃。

尽管二地距此三四百里之遥。

下游,横江巨索前,失去了大将孙俊的指挥,吴人水师的垂死挣扎已变得稀稀拉拉。

抵抗的意志、气力近乎丧尽。

所谓垂死挣扎,眼下唯余『垂死』二字而已。

也有意外。

孙俊座舰,楼船『横江』,以及『横江』周围十余艘死死护持其侧的大型斗舰上,千余名孙桓旧部,此刻仍旧顽强抵抗着。

孙权麾下特有的部曲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这些孙桓旧部,先是追随孙河创业,后随孙桓崛起,今属孙俊,已历数世,不是征战多年的老革,便是那群沙场老革的子弟。

不少人曾在夷陵之战中与昭烈近在咫尺,有过一见,几乎立下擒龙的不世之功,骨子里镌刻着与普通吴人不同的骄矜与悍勇。

此刻,这些人如同困兽,靠着『横江』巨舰上的高庐、女墙等工事顽强抵抗,一次次击退跳帮汉军潮水般的攻势。

最下层宽阔的甲板上,三四十吴人甲士结成刺猬般的圆阵。

枪戟如林,弓弩连发。

“顶住!为建武将军!”一名鬓角花白的吴人校尉声嘶力竭,发出怒吼。

另一名军官挥动铁戟,将一名试图攀援而上的汉军锐士砸落江中,其后大吼:

“当年马鞍山一战,你我几乎随先主生擒刘备!今日安能败于其子之手?!”

其人声音带着哭腔,是愤懑抑或绝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