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唐中兴颂碑 > 第29章 长安宫墙李沁观风向(第2页)

第29章 长安宫墙李沁观风向(第2页)

其他宫女也跟着尝了起来,房里的气氛渐渐轻松了些。王春桃吃完梅花酥,擦了擦嘴,像是下定了决心,凑近李沁,压低声音说:“长公主,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跟您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说吧,我听着。”李沁心里一动,知道王春桃定是听到了什么。

“就是淑妃娘娘,”王春桃的声音压得更低,眼神还往门外瞟了瞟,“她最近总让她的亲信宫女,去城外的‘静安寺’祈福,说是‘为陛下祈福’,可每次去都带着个大食盒,回来的时候食盒是空的。而且……她去的日子,总跟内侍省的人出宫的日子重合,我上次偷偷听见她的亲信说‘寺里的人等着回话’,不像是单纯的祈福。”

李沁的手指攥紧了衣角——静安寺她知道,在长安城外的西郊,位置偏僻,平时没什么香客,倒是个适合秘密联络的地方。张良娣去那里,怕是在跟宫外的党羽接头,说不定就是在商量怎么对付李倓和兄长。“她每次去,都是什么时候?”她追问,语气里带着些急切。

“大多是每月的十五和三十,”王春桃回忆着,“每次去都要待一个时辰才回来,回来后就会去长生殿见陛下,说些‘菩萨显灵’的话。”柳儿也在一旁补充:“我上次给淑妃娘娘送茶,见她的亲信手里拿着张纸条,还没看清,就被她藏起来了。”

李沁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张良娣去静安寺,定是在跟河北的亲信联络,说不定就是在安排截断军粮的事。“多谢你们告诉我这些,”她从袖中掏出些碎银,分给宫女们,“这些你们拿着,买点炭火,别冻着了。记住,今天的话,别跟任何人说,免得惹祸上身。”

宫女们接过碎银,连连道谢,王春桃更是感动得红了眼眶:“长公主放心,我们不会说出去的。您是好人,我们盼着您和殿下、三公子都好好的。”李沁笑了笑,没再多说,起身告辞——她得尽快把这个消息告诉兄长,让他派人去静安寺查探,说不定能抓住张良娣的把柄。

走出宫女房,寒风又刮了过来,李沁却觉得心里燃着一团火——只要能找到张良娣的罪证,就能护住兄长和弟弟,护住这大唐的安稳。她提着食盒,快步走向宫门,宫墙下的残雪在她脚下咯吱作响。

李沁刚走到东宫侧门,就听见一阵争吵声,夹杂着老人的哀求,她停下脚步,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侧门处,一个穿着粗布短袄的老汉,正跪在雪地里,手里紧紧抱着个菜筐,菜筐里装着些萝卜和白菜,菜叶上还沾着雪粒。两个穿着黑色制服的守卫,正站在老汉面前,手里拿着鞭子,语气嚣张:“老东西,说了你没通牒不能进,还敢在这儿磨蹭,是不是想找打?”

这老汉叫王阿公,是宫墙附近的农户,家里种着几分菜地,每到冬天,就会给宫里送些新鲜蔬菜,换些粮食养家。李沁以前出宫时见过他几次,是个老实本分的人,怎么会突然被守卫刁难?

“官爷,行行好,”王阿公跪在雪地里,膝盖已经沾了不少雪,声音带着哭腔,“这是刚从地里拔的萝卜白菜,还新鲜着,淑妃娘娘以前都爱吃我送的菜,您就让我进去吧,不然菜冻坏了,我这一家子都要饿肚子了。”

一个守卫扬起鞭子,就要往王阿公身上抽:“还敢提淑妃娘娘!就你这破菜,也配给淑妃娘娘吃?赶紧滚,再不走,我就把你的菜筐扔了!”王阿公吓得缩了缩脖子,却还是没起身,紧紧抱着菜筐,像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李沁看得心头火起,快步走过去,厉声喝道:“住手!”守卫们回头见是李沁,嚣张的气焰顿时灭了大半,却还是没完全收敛,其中一个守卫躬身道:“长公主,这老汉没有通牒,硬要进宫,我们是按规矩办事。”

“按规矩办事?”李沁走到王阿公面前,扶起他,见他的膝盖已经冻得发红,心里更是不忍,“王阿公给宫里送菜好几年了,你们以前怎么不说要通牒?再说,淑妃娘娘的宫里,每月都要他送菜,你们不知道?”

守卫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年长些的守卫连忙解释:“长公主,这是上周刚下来的规矩,说是‘宫内安全为重’,所有送东西的农户,都要淑妃娘娘宫里的通牒才能进,我们也是没办法。”李沁心里冷笑——又是张良娣的主意,她定是想通过这些小事,掌控宫内外的联系,顺便刁难这些穷苦百姓,树立自己的威势。

王阿公站在一旁,冻得瑟瑟发抖,手里的菜筐都在发抖:“长公主,俺……俺不知道有新规矩,要是早知道,就不去拔菜了,这菜要是送不进去,俺家老婆子和孙儿,这个月就没粮吃了。”他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菜筐里的萝卜滚出来一个,落在雪地里,沾了层泥。

李沁捡起萝卜,擦干净上面的泥,放回菜筐里:“王阿公,你别担心,今天这菜,我替你送进去,保证让你拿到粮食。”她转头看向守卫,语气冷得像冰,“你们去淑妃娘娘宫里传个话,就说长公主让送的菜,问她要不要;要是不要,我就把菜拿到东宫,给兄长当晚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守卫们哪敢怠慢,连忙点头:“是是是,小的这就去传信。”其中一个守卫快步跑进宫里,另一个守卫则站在一旁,再也不敢对王阿公恶语相向。王阿公看着李沁,感动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鞠躬:“多谢长公主,多谢长公主!您真是活菩萨!”

李沁扶着王阿公,让他在侧门旁的小屋里等着,又让侍从去宫里拿些热粥,给王阿公暖身子。小屋是守卫们休息的地方,里面有个小炭炉,虽然不旺,却比外面暖和些。王阿公捧着热粥,小口喝着,眼泪又掉了下来:“长公主,您真是好人。以前淑妃娘娘的人收菜,还会给俺多算些粮食,现在换了新管事,不仅少给粮食,还总刁难俺,要俺送些鸡蛋鸭蛋,不然就不收菜。”

李沁心里更清楚了——张良娣不仅在朝堂上搞阴谋,连宫里的小事都要插手,纵容手下欺压百姓,这样的人,要是真让她掌了权,百姓们的日子只会更苦。“王阿公,”她轻声说,“以后要是再有人刁难你,你就说你是东宫的人让送的菜,他们不敢为难你。”

没过多久,守卫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个穿着锦服的管事,管事手里拿着个粮袋,脸上堆着假笑:“长公主,淑妃娘娘说,这菜她收下了,让小的把粮食给王老汉。”他把粮袋递给王阿公,眼神里却带着些不满,显然是不情愿的。

王阿公接过粮袋,掂量了掂量,比平时多了些,他连忙对李沁和管事道谢,又对守卫拱了拱手,才抱着菜筐和粮袋,一步一步走出小屋——他的脚步有些蹒跚,却比来时轻快了许多,毕竟这袋粮食,够他一家子吃半个月了。

看着王阿公的背影消失在风雪里,李沁心里却没什么暖意——这长安的宫墙里,连送菜这样的小事都藏着欺压,那宫外的百姓,又要受多少苦?张良娣连这样的小事都要掌控,可见她的野心有多大,以后的日子,只会更难。

管事见李沁脸色不好,也不敢多留,连忙告辞离开。李沁走出小屋,寒风依旧凛冽,宫墙下的残雪反射着冷光,像极了这宫廷里的人心。她提着空食盒,慢慢走向宫门,心里却在盘算——静安寺的事,侧门刁难百姓的事,还有河北军粮的事。

走到宫门口,李沁回头望了一眼东宫的方向,暖阁里的炭火想必还在燃烧,兄长定是还在案前处理奏折,她握紧了袖中的玉佩,心里满是坚定。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唐中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