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唐中兴颂碑 > 第69章 纸书退敌徐州道(第2页)

第69章 纸书退敌徐州道(第2页)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凝重:“而且从这散骑的反应来看,史思明与安庆绪的矛盾已到了临界点。安庆绪杀父安禄山继位,本就人心不服,史思明手握重兵,迟早会反。”

车队行至傍晚,来到一处废弃的驿站。亲卫们升起篝火,烤着干粮。李倓坐于篝火之畔,取出纸笔,铺展开来,将遭遇史思明散骑、以书信脱身的经过,一一详记于奏报之中,最后写道:“史思明与安庆绪猜忌日深,观其散骑反应,恐不久将反。建议陛下密令郭子仪、李光弼整军备战,待其内乱可一举破之。”

李白凑过来看着奏报,叹道:“贤弟不仅能脱身,还能预判局势,真是奇才!老夫以前总觉得‘运筹帷幄’是虚话,今日才算见识到了。”

“先生过奖了。”李倓放下笔,“史思明此人野心极大,当年安禄山叛乱,他便是核心谋士之一。如今归降安庆绪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有机会,必然会取而代之。”他想起搜索到的史料,史思明后来果然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心中更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陈忠端来一碗热汤:“殿下,您的伤还没好,快趁热喝碗汤。”他看着奏报,“这情报送到灵武,陛下和李泌先生定会重视。有了这个预判,咱们就能提前准备,不至于被动。”

李倓接过汤碗,温热之感顺着喉咙流淌而下,驱散了深秋的丝丝寒意。他望着篝火旁熟睡的亲卫们,又想起江淮的粮道、丹阳的流民、泗州的码头,心中百感交集。从化名“王承业”在江淮立足,到疏通粮道、结交李白,再到今日以纸退敌,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却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辅佐肃宗平叛、重振大唐的决心。

第二日清晨,车队继续北上。刚出驿站不远,便见前方官道上涌动着成群的流民,他们面如菜色,衣衫破败,蹒跚着向南逃去。一个老流民看到他们的商队,跪倒在地哭道:“好心人,给点吃的吧!史思明的军队在范阳杀起来了,说是要反安庆绪,到处抓人充军!”

李倓心中一凛——果然如他所料!史思明已然动手了。他连忙让亲卫给流民分了些干粮,问道:“史将军的军队什么时候开始杀的?安庆绪有反应吗?”

“昨天夜里就开始了!”老流民哽咽道,“史将军说安庆绪要夺他的兵权,还杀了安庆绪派来的使者。现在范阳城里乱成一团,我们只好往南逃。”

李倓点点头,对陈忠道:“看来史思明反得比我预想的还快。你立刻派个亲卫快马加鞭去灵武送奏报,把这里的情况也加上,让陛下早做准备。”

陈忠立刻领命,挑选了一名骑术最好的亲卫,备足干粮和水,让他火速赶往灵武。亲卫翻身上马,疾驰而去,很快消失在官道尽头。

李白望着亲卫的背影,感慨道:“贤弟这一预判,怕是能救不少人性命。若是朝廷能提前部署,定能减少不少损失。”

“但愿如此。”李倓叹道,“安史之乱已乱了大唐数年,百姓流离失所,若是再让史思明这样的野心家得逞,不知还要乱多久。”他翻身上车,“咱们也加快速度,早日赶到灵武,辅佐陛下平叛。”

车队加快了行程,一路向北疾驰,沿途景象愈发凄惨——村庄化为焦土,田地一片荒芜,偶尔还能看到叛军劫掠后留下的斑斑痕迹。亲卫们都沉默着,脸上满是悲愤。李倓知道,只有尽快平定叛乱,才能让百姓重归安宁。

这日傍晚,车队来到黄河渡口。夕阳西下,黄河水泛着金色的波光,远处的渡船缓缓驶来。李倓伫立岸边,凝视着滔滔江水,思绪飘回了江淮的日子,想起了陈婆婆的锦帕,还有李白的诗句,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感慨。

“殿下,渡船来了!”秦六喊道。

李倓回过神,扶着李白登上渡船。渡船缓缓离开岸边,朝着对岸的夏州方向驶去。李白站在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南岸,吟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乱世之中,能得殿下这样的奇才,真是大唐之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倓笑道:“先生过奖了。若不是有先生相助,有江淮百姓支持,我也做不成这些事。”他望着北岸的方向,眼中充满了坚定,“灵武就在前方,只要我们君臣同心,定能平定叛乱,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渡船在黄河中行驶了一个时辰,终于抵达北岸。夏州的城楼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城门口的唐军看到他们的商队,立刻上前盘问。李倓出示了肃宗的圣旨,唐军连忙恭敬地放行。

踏入夏州城,李倓一行人寻了家客栈暂作歇息。刚安顿下来,就听到客栈外传来马蹄声,一名驿卒快马而来,高声喊道:“建宁王殿下在吗?灵武有急信!”

李倓心中一动,连忙出门迎接。驿卒递上一封密信,正是李泌写来的,信中说:“史思明已杀安庆绪使者,反迹毕露。陛下已令郭子仪、李光弼整军备战,盼殿下早日归朝,共商破敌之策。黑衣大食使者仍在灵武等候,望殿下归来后主持和谈。”

“终于要到灵武了。”李倓握紧密信,对众人道,“明日我们就启程,直奔灵武!”

夜色渐浓,夏州城悄然归于宁静。李倓坐在窗前,借着烛光再次修改奏报,将史思明叛乱的最新情况、江淮粮道的进展、盐场的情报都一一写明。他知道,这封奏报送到灵武,定会为朝廷制定平叛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奏报上的字迹。李倓放下笔,望着窗外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仿佛看到了灵武的朝堂,看到了肃宗的笑容,看到了大唐重整旗鼓、平定叛乱的那一天。

第二日清晨,李倓、李白一行人辞别夏州,朝着灵武的方向疾驰而去。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唐中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