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重生买彩票中奖10亿 > 第499章 科研之道与人生百态(第1页)

第499章 科研之道与人生百态(第1页)

午后的阳光透过老式茶馆的木格窗,洒下一片斑驳的光影,落在氤氲的茶气上,显得有些不真切。

林帆的姿态放得很低,双手捧着茶杯,像个虔诚求教的学生,目光灼灼地望着对面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满脸沟壑纵横的老人。

“吴老,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是真心想为咱们国家做点事。可这科研到底该怎么搞,我心里实在没底,您是这行的泰山北斗,还请您给小子指条明路。”

吴老头浑浊的眼珠子动了动,慢悠悠地端起面前那只粗瓷茶碗,吹了吹漂浮的茶叶末,呷了一口,似乎在品味茶的苦涩,又像是在品味林帆话里的分量。

良久,他才放下茶杯,用一种近乎漠然的语调开口:“想让马儿跑,得先让马儿吃饱草。现在的年轻人,都好高骛远,总想着一步登天,却忘了最根本的东西。”

他伸出两根枯瘦的手指,在桌上点了点:“安身、立命。就这么简单。”

“安身?”林帆微微一怔。

“对,安身。”吴老头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敲在林帆心上,“你拉起来的队伍,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机器上的零件。他们有父母要赡养,有爱人要相伴,有孩子要抚养。你让他们住在哪?房子问题解决了没有?孩子的教育问题怎么安排?家属的工作有没有着落?这些事,看着是柴米油盐的俗事,却是压在每一个科研人员心头的大山。心不安,何以专心致志地搞研究?整天为了几平米的房子、为了孩子上哪个学校发愁,你指望他能沉下心来,十年如一日地去攻克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吴老头的话像一把锥子,直戳要害。

林帆陷入了沉思,他之前想的更多是设备、是方向、是宏大的蓝图,却忽略了这最根本的人的需求。

他诚恳地点头:“吴老,您说得对,是我疏忽了。安身,我记下了。那……立命呢?”

“安身是基础,立命是追求。”吴老头靠在椅背上,眼神变得有些悠远,“搞科研,是天底下最苦的差事之一。它需要的是长年累月的枯坐,是无数次失败后的坚持,是面对未知时的孤独。你得给他们一个奋斗的目标,一个让他们觉得‘我这辈子干这件事,值了’的理由。这个理由,不是几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尊重、看得见的未来,以及一个能让他们心无旁骛、施展才华的平台。”

说到这里,吴老头话锋一转,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要看穿林帆的五脏六腑:“不过,光有这两样还不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还请吴老赐教。”林帆愈发恭敬。

“四个字,”吴老头一字一顿地说,“欲速则不达。”

他盯着林帆,语气中带上了一丝审视的意味:“我看过太多项目,启动时敲锣打鼓,恨不得今天立项,明天就出成果,后天就震惊世界。结果呢?一年不出东西,投资方开始催;两年不出东西,领导开始问责;三年一过,项目解散,人也散了,一地鸡毛。小伙子,我问你,科学这东西,是能催出来的吗?牛顿被苹果砸到脑袋,那是灵光一现,可他为了那一下的‘灵光’,前半辈子都在思考和演算。你想搞科研,有没有做好十年、二十年只投入不产出的准备?”

这个问题,如同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了过来。

林帆非但没有被问住,反而笑了,笑容里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释然与通透。

“吴老,不瞒您说,我最初的想法,就是奔着‘功成不必在我’这六个字去的。我只负责栽树,开花结果,那是下一代人的事。我希望我建立的这个地方,能成为一片真正的科研沃土,让最有智慧的头脑,在这里安心地生根、发芽。哪怕我这辈子都看不到它长成参天大树,只要知道它在健康地成长,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番话,让吴老头浑身一震。

他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第一次泛起了剧烈的波澜。

他重新审视着眼前的年轻人,脸上的淡漠和疏离如冰雪般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有惊讶,有欣赏,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

“好一个‘功成不必在我’。”吴老头喃喃自语,随即苦笑了一下,“说实话,今天我本不想来见你。我以为又是一个拿着热钱想来科研圈镀金的毛头小子。这些年,我见得太多了。”

原来如此。林帆心中了然,难怪吴老头一开始的态度那般冷淡。

“那现在呢?”林帆趁热打铁,眼中闪烁着炙热的光芒,“吴老,我这艘船,刚刚造好龙骨,正缺一位经验丰富的舵手。我诚心诚意地邀请您,来为我们掌舵!”

空气仿佛凝固了。

吴老头沉默了,他端起茶杯,却发现茶水早已凉透。

他摩挲着杯壁上粗糙的纹路,像是在掂量林帆这个邀请的分量。

“掌舵?”他沙哑地开口,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问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你手下的兵,你打算给他们开多少钱的饷?”

这是一个无比尖锐的问题。待遇,是所有理想最终都要落地的基石。

林帆挺直了腰板,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伸出了一根手指。

“年薪,一百万,起步。”

“什么?”饶是吴老头见惯了大风大浪,也被这个数字惊得手一抖,杯中的凉茶洒出几滴,落在他满是褶皱的手背上,他却浑然不觉。

一百万,在如今这个年代,对于顶尖的金融、互联网人才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常年拿着微薄津贴、靠情怀和奉献支撑的科研人员来说,这是一个足以改变人生的天文数字。

林帆看着吴老头的反应,知道火候到了,他加了最后一把柴。

“这只是一百万的底薪,起步价。根据项目贡献和成果,上不封顶。”

上不封顶!

这四个字,像一道惊雷,在吴老头的心湖中炸开。

他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惊人的亮光,死死地盯着林帆,仿佛要确认他是不是在说疯话。

“你……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吴老头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一个顶尖的科研团队,少说也要几十上百人。光是这笔薪资,一年下来就是几个亿的开销!这还不算设备采购、实验室维护、日常运营……那是个无底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