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家属随军第一批要陆续过来,提供店面,租金,进货渠道等等问题需要协商外。
整个蓝军营的分队规模训练,也要更加细致化。
医疗分队有利剑训练计划。
其他连队也有刺客计划。
这些都是从春雷行动中延伸出来的想法。
刺客计划,大概的意思就是,铁甲团未来走合成分队规模,作战体系就决定了武装侦察分队,主要负责担负指引战术导弹,空军师重火攻击,以及地面敌情侦察任务。
年前的演习,斩首和破袭都进行的挺顺利。
陈默就打算,把这两项任务交给进攻性,以及战场独立性更强的警卫大队。
由警卫大队组建狙击手分队,专门用来执行后续的斩首和破袭。
正好,这些也符合张川他们的老本行。
铁甲团毕竟是一个新单位。
上面又采取散养模式,只是给装备,给给养,其他的发展上面基本不过问。
陈默也想要一个二营,但这时候,军部的精力不在他们这,连带着培养信息化干部的速度都提不起来。
上面也不过问。
给的最大便利就是,其他的单位,自从士官改革走上正轨之后。
提干流程卡的非常严格,谁想提干,优秀班长,优秀党员,立功次数,三者缺一不可。
并且提干必须去军校进修。
而铁甲团没有这种限制,基本有提干需求,只要写报告,阐述原因,合情合理,上面就能批。
不过分就行。
这种情况下,陈默就没办法在离开前,更好的发展铁甲团编制,只能从内部着手。
带着营里的干部,一点点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未来两年,甚至三年内,团内发展计划。
走一步看一步呗。
按照陈默个人的设想。
这一世,就算信息化实验获得成果,有个现成的部队在这放着。
上面也只会优先发展机械化,把陆军主要精力放在大多数主力上面。
不可能太过关注信息化。
真正能引起足够重视,或许还得到02年,甚至03年,第二次沙漠风暴来临才行。
不过,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眼下上面想发展,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铁甲团的装备不可能遍及全军。
哪怕规定,一个大军区只有一个信息化营,也不是所有军区愿意拉低自身的发展,再供养出第二个蓝军营。
因为没有意义。
就算眼下,七大军区都有信息化营,战斗力都能对标蓝军营,又能怎样?
改变并不大。
一条路走通了,就放在这等着,等其他大多数单位机械化阶段改革,跟铁甲团装备无限拉近差距。
那时候,才是发展铁甲团的最佳时机,始终保证这一个单位处在领头羊的地位。
让机械化阶段改革有目标,有方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