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观念的雏形。
一个经常需要外出搜寻的年轻人,在一次次祈祷后,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利用厚实衣物多层包裹,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尘土——
归来后尽快用大量清水冲洗的“实用防辐射技巧”,虽然无法完全隔绝辐射,却能有效减轻症状。
这些“知识”不再是凭空变出食物和净水,而是关于如何利用现有环境中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去改善、去保护自己。
它们往往不是成套的、完善的理论体系,而是碎片化的、针对当前最紧迫需求的“技术片段”。
想要获取这些知识,人们需怀有一定的虔诚之心,这是连接沈星洛的渠道。
同时,还得具备一定的领悟能力,如此才能理解并实践这些知识。
而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努力与汗水更是必不可少。
这种“授之以渔”的模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信徒们的心态。
他们不再仅仅被动地祈求神灵赐予,而是开始主动地思考、学习、尝试和创造。
每一次成功的实践,既是对信仰的巩固,也是对自身能力的提升。
更重要的变化随之而来。
当铁锈镇的居民,掌握了制作简易滤水器和草药萃取技术,;
当高空营的人学会了制作警报器;
当拾荒者们熟知了哪些变异虫可以安全食用……
他们开始意识到,彼此掌握的“神赐知识”各不相同,却又能够互补。
一种自发的、以「洛神」之名作为纽带的互助网络开始初步形成。
铁锈镇用自己多余的干净水源,向高空营换取他们利用神赐知识,加固金属结构的帮助;
拾荒者将自己发现的安全食物来源信息,分享给附近的小型聚居点,以换取一些简陋的工具或药材;
掌握了基础外伤处理知识的人,会无偿地帮助受伤的邻居,并把知识要点告诉他们。
他们开始有意识地通过流浪信使,或恢复部分功能的无线电,互相传递有用的发现和改进的“知识应用心得”。
“洛神指引”成为他们之间最高效的信任背书。
这种共享与互助,和废土上过去那种为了半块压缩饼干就能拔刀相向、各个聚居点老死不相往来甚至互相劫掠的生存模式,形成了鲜明而震撼的对比。
虽然规模还小,范围也有限,但这无疑是一颗极具生命力的种子。
……
这一切,自然没有逃过蓝玥的眼睛。
她安插在铁锈镇附近以及通过手段收买的几个流浪者作为眼线,陆陆续续传回了关于“知识传授”和“信徒互助”的消息。
听着手下的汇报,蓝玥精致却冰冷的脸庞上,没有丝毫动容。
只有愈发浓重的寒意和“果然如此”的讥讽。
喜欢救命!扮演神明太难了,但很上瘾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救命!扮演神明太难了,但很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