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电影项目之外,刘桐在光现还管资讯类业务。
只要条件允许,他每晚都会准时收看新闻连播,了解官方的政策动向。
大家也没在意,反正电视放着也不影响吃饭聊天。
没想到在新闻连播快结束时,主持人说道:“节目的最后,为您带来一条预告。
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票房纪录屡创新高。
然而,围绕华国电影特效水平与国际顶尖水准的差距,业界和观众中始终存在讨论与争鸣。
我们究竟差在哪里?是技术的壁垒,是资金的投入,还是创意与审美的瓶颈?
今晚《焦点访谈》将聚焦这场“光影背后的竞赛”。
我们将带您走进一家名为“怪兽特效”的华国公司,了解电影特效和电影工业背后的商业逻辑。”
看到这一幕,包贝洱双眼睁得很圆,直接震惊的来了一句:“卧槽!江一锋玩这么大!”
其他人也很震惊。
谁也没想到,江一锋面对特效争议如此生猛,直接上焦点访谈了,还在新闻连播里做了预告。
只有乌尔骟脸色阴沉,内心很慌。
他想到了刘桐刚刚说的话,江一锋不是只挨打不还手的人。
很显然,今晚的焦点访谈,就是江一锋的反击。
想到这里,乌尔骟直接推迟了夜戏的拍摄,准备先看完焦点访谈。
李彬彬安慰道:“这是泱视的焦点访谈,一般都很官方化,应该牵扯不到乌导您的。”
陈昆也附和道:“没错,焦点访谈不会乱来,江一锋的主要目的,应该还是宣传自己的公司而已。”
听到这话,乌尔骟心里才好受了一些。
在天气预报和广告之后,今晚的焦点访谈正式开播。
主持人侯峰站在怪兽摄影棚里,在他身后,是一台巨大的机甲和一只巨大的蠃鱼相对而立。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最近几年,随着华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一个话题始终萦绕在业界和观众心头——华国电影特效,究竟比国外差在哪?
是技术上难以逾越,还是资金投入的不足,又或是某种更深层次的鸿沟?
每当一部国产大片因“五毛特效”引发争议,或是一部好莱坞视效巨制在华国横扫票房时,这场关于特效差距的讨论便会愈发激烈。
今天我们来到了华国第一的特效公司——怪兽特效,来了解华国电影特效和电影工业的具体发展情况。
在我身边,就是怪兽特效的创始人,江一锋江总。”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江一锋。”
说完开场白后,侯峰便在江一锋的带领下,在怪兽摄影棚内参观。
“……这是我们公司定制的运动控制拍摄系统,名为怪兽拍摄系统,我们已经注册了专利。
这个系统采用轨道和机械长臂的方式,实现镜头在立体空间的无死角转换,从而拍摄出各种精彩画面。
除此之外,该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多镜头精准拍摄,拍摄合成场景,内置视觉运动测试和后期图层迭加技术,同时可以无缝衔接多种后期特效软件,方便特效制作。
我的目标是将该系统智能化,结合AI技术的辅助,实现半智能化拍摄。
即导演团队在开拍之前,将自己想要的拍摄轨迹和镜头顺序化作指令,输入到系统里。
系统自动控制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完成各种镜头的拍摄工作。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已经投资了数十亿成立了山海经实验室,今年春晚的舞台AR视效,就是山海经实验室的工作成果。
……
这里是巨幅背景屏,它由600块LED屏幕组成,可以完成不同布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