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电视剧老中医 > 第11部分(第3页)

第11部分(第3页)

第一节,身体坐直,叉开虎口插在腰间,虎口处用力,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在腰间上上下下按摩。这个动作可以按摩腰部穴位和神经,起到辅助作用。

第二节,用大拇指指腹按住肋骨交会的心窝处,顺着人体总心线从下往上推,一直推到锁骨的中心交会处。这个动作有助于舒缓胸中、胃中聚集的郁结之气。

吃得好不如吃得巧——听国医大师讲“吃”的艺术

大师手记

认为“吃得越好身体越好”,是现代人饮食上的一大误区。

——摘自《生命时报》

国医释读

在中医理论中,许多食物本身就是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即我们常说的“药食同源”。因此,许多中医大师不仅妙手回春、用药如神,还是营养专家。事实上,他们对于一些食物性能的了解,比那些挂牌的美食家要高明得多。

在一次记者采访中,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明确指出,吃得好不一定就身体好,只有吃得科学、吃得得法,才能以饮食调理身心,助于养生。关于健康饮食,张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

1。大鱼大肉虽好,但不能天天吃,比如羊肉性温,冬天吃对身体有好处,夏天吃就不适合。羊肉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证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但由于它味甘性热,主要适宜于冬季食用,夏天吃会容易上火,尤其是发热的病人一定要禁食。另外,水肿、骨蒸、疟疾、外感、牙痛及一切热性病症者也应禁食。同时还要注意,红酒和羊肉一起食用会产生化学反应,要忌食。

2。黑木耳、萝卜、白菜、山药、黄瓜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普通,但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非常好的养生食品。

(1)木耳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止血、涩肠、活血、强志、养颜等功效;主治气虚或血热所致腹泻、崩漏、尿血、齿龈疼痛、脱肛、便血等病症。

(2)萝卜含有能诱导人体自身产生干扰素的多种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常吃萝卜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疾病。

(3)白菜性味甘平,有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肠胃的功效,经常吃白菜可防止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

(4)山药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有益的微量元素、糖类,它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免疫力。

(5)黄瓜味甘、性凉、苦、无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除热、利水、解毒、清热利尿的功效;主治烦渴、咽喉肿痛、火眼、烫伤。

3。少吃刺激性、含糖多的食物,尤其是冰冻过的食物要少吃。对于冰冻食物,不少人认为可以放心食用,理由是细菌会被冻死。其实不然,大多数细菌虽然在低温状态下代谢减慢,但并不会死亡,只要遇到合适的温度,就能恢复生长繁殖。还有的细菌喜好低温环境,在低温下会大量繁殖,很容易造成食品变质。特别是冷饮和雪糕等夏季常见的冰冻食物,饮食安全更应注意。因为冷饮和雪糕是由大量的蛋、奶制成的,而蛋类和奶制品是细菌繁殖的温床,一旦生产过程中控制不严,未能充分杀菌或受到污染,细菌会迅速繁殖。人若吃了含有这些细菌污染的食物,就会出现腹泻、头晕等反应,甚至引发肠胃炎和痢疾。

4。一些属于易发散的食物,有些人也不适合吃,比如香椿芽易助火,生疮和脾气急的人要少吃。张教授这里所说的易发散食物,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物”,专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在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者以及与患有相关疾病的人才会诱使发病。如鸡、蛋类、猪头肉等对人体而言为异体蛋白,可构成过敏源而导致人体发病;鱼、虾、蟹类含组织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水肿、腺体分泌亢进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从而导致机体变态反应,诱发皮肤病。

健康回音壁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饮食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吃饭时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吃饭时要专心,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想其他事情,或看书、看电视,既影响食欲,又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久之可引起胃病;吃饭时要有愉快的情绪,才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如果情绪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勉强进食,会引起胃部的胀满,甚至疼痛;饭后不要躺卧和剧烈运动。

。 想看书来

第十一章 张琪(1)

固本培元,调养肾气

张琪,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22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受曾祖父的影响,从小对中医感兴趣,先后毕业于哈尔滨汉医讲习所、哈尔滨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起任职于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前身)从事医疗、科研工作,如今已有87岁高龄,仍然坚持出诊。

从事中医工作60多年来,张老精于仲景学说,对金元四大家、明清各家学派及叶氏温病学术理论皆有高深造诣。在临床上,擅治多种疑难杂症,对治病肾病、心病、糖尿病、肝病、神志病、风湿病、血液病及温热病、肺系疾病等,均有丰富经验。其中,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治疗研究有较深造诣,为黑龙江省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

远离早衰,补肾是关键

大师手记

人体在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中,必将不断消耗能量而伤及肾气,进入老年阶段而出现身体自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六十,阴萎,气大衰。”由于肾气的虚衰而逐渐衰老是人的生理特点之一。

——摘自《张琪老中医临证备忘录》

国医释读

衰老是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是生命机体生长变化的一个必然结果,正因为衰老的存在,人才由小到大,由年轻到老年,直到死亡。正常的衰老是机体生理机能的老化,表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和形态方面的各种老化征象,导致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也称为生理性衰老。早衰是指由于体内或体外的各种原因导致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使机体提前发生老化现象,也称为病理性衰老。通俗的说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