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他说话了;陈京道:“各位;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我初来乍到;刚才在陈主任的带领下熟悉工作环境;耽搁了一点时间!”
他说到此处;顿了顿。
似乎是记者的闪光灯闪到了他的眼睛;他抬右手遮了一下;皱了皱眉头。
但是旋即;他眉宇舒展开来。
“今天的会议来的人很多;规模很大;出乎我的意料。今天是我第一次来走马河工作;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初来乍到;希望大家多多关照!”
他话匣子一打开;便很健谈。
他又道:“今天我感觉咱们同志们普遍有些紧张;有些拘谨。我觉得这是没有必要的。大家都知道;在前几天张平华书记因为存在违纪被组织双规处理。我估计大家的紧张多数是因为这个原因。
关于张平华的案子;今天我给大家透个底;这个案子基本已经定型;下一步主要是移送检察机关处理。他的案子弄清了;对我们走马河是一大好事;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受这个案子的影响。
不要无谓的紧张;不要带有揣测的议论;案子结案;意味着组织对这个案子已经有了初步定论。我一直都认为;咱们走马河多数干部是好的;只有极少数人可能存在问题。
所以;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我们都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来。接下来纪委的同志可能还会找一些同志了解情况;我希望这些同志能够正确对待;而没被谈话的同志;也不要妄自议论……”
陈京侃侃而谈;主要是解压。
他通报案情;就是安大家的心;不让大家认为张平华的案子会继续牵连很多人。
案子接近尾声;意味着风声要放缓;陈京以此来让走马河区的干部安心;定心。
现在的走马河是个大乱摊子;张平华经营的时间太长;所有人无能敌友;没有一个人能够适应现在的变化。
而这种不适应;就是造成人心不稳的根源。
对陈京来说;他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稳定人心;掌控局面!
正文 第一千一十章区官难当!
走马河并不是一条河。
而是走马河的地形狭长,蜿蜿蜒蜒,像一条河的形状,此地因此得名。
在多少年前,那个时候岭南远离中原,走马河在那个时候就是南方重镇,如果追溯历史,这个地方可以追溯到千年以上。
在改革开放以后,莞城高速发展,走马河以其独特的便利交通和地理位置,成为了莞城发展最快的地区。
一个县级区,发展到现在拥有大小企业两万多家,整个区总产值超千亿人民币,一个区的经济产值,快抵得上西部的一个小省。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中,走马河多次排全国第一。
而在莞城来说,走马河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区。
经济的高速发展,走马河举世瞩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走马河区社会治安,经济犯罪,干部**问题凸显,另外经济发展缺乏新的着力点,遭遇了严重的瓶颈,另外,地区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恶化,尤其是企业过多,缺乏规划,现在治理难度高,耗资大,这都是问题所在。
走马河究竟怎么走,走马河作为莞城地区乃至整个岭南地区县域经济的领头羊,其走出每一步,都会引起别人的注目。
走马河如何才能做好榜样,这是现在陈京必须要把握的问题。
自从陈京兼任了走马河区委书记以后,他上班大部分时间都在区委办公室,秘书还是张国民。
陈京现在有意的淡出市委,扎根走马河,这是他的一种战略考虑。
现在莞城的问题症结出现在基层,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搞不好,基层的积弊很深,市委和市政府高高在上,对下面根本就难以约束。
这是为什么莞城市委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问题解决不了,反而越来越恶化的原因。
陈京不希望自己继续走以前几届的老路。
另外,走马河示范带头作用很重要,如果走马河能够有所改变,必将影响其他的区县,然后带动整个莞城的改革往前走,陈京身为副书记,他有必要给全市的发展做个榜样。
当然,在市委工作,陈京夹在岳云松和姜少坤之间难以作为,这也是他想淡出的根源。
如果说到斗争,陈京水准之高,估计岳云松和姜少坤都难以在他身上占到便宜。
实际上陈京履新莞城以后,三人之间也都交过手,陈京就没有怎么狼狈过,相反每次灰头灰脸的都是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