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有庆一琢磨也是,柴米却是油盐不进。有啥还是直接和苏婉说吧。
已经吃过了早饭,东西也彻底收拾好了,柴米清点了一下东西,之后就离开家出发了。
“道上慢点,别太快了。”苏婉嘱咐道。
倒骑驴出了村口。还正好撞见老六头搁外边偷了几棵树回来……
这见面就很尴尬。
“哎呀……柴米这是出去啊。”
柴米点点头,倒也没好意思问老六头这树到底是从哪偷的,不过是柳树,估摸就是从人家苗圃里边偷的。
三家村西北有个苗圃,旁边就是前文一直说的牤牛河,河边是有好多大柳树的。
不过总体那边没人愿意去,主要河套周边都是烂泥什么的,走路费劲。关键是蛇特别多,所以柴米不怎么去。
挺原始的一块地方。
老六头估摸就从那边偷的树,留着烧火用吧。
当然了,抓不住,就不算偷。
“六爷爷忙着呢啊。”
老六头把那棵树,其实还是棵挺粗的,不过已经死了的柳树。他放到一边,开始和柴米白话起来。
“你们小辈的,就是你最勤快,最能干了。你看看家里那些个完犊子玩意,没特么一个上进的。”
柴米点点头。
确实如此。
老柴家,基本上废了,没啥出人头地的。
要么提前早早的辍学回家娶媳妇,要么就很早就不读书了,整个柴家,就柴敏还读书到了高中。反观其他人,起码初中毕业吧,但是柴家基本上平均的文化水准,保留在文盲这个水准。
反正,不求上进是柴家小辈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哎呀,六爷爷,其实你们老一辈的,我看啊,就属你体格最好,最能干了。”
柴米和老六头一顿互相吹捧。
立刻,两个人都心情好了起来。
结果两个人足足聊了四五分钟,反正就是柴米吹老六头人好,素质高,体格好,心态好。老六头夸柴米长的好,身材好,说话好听,办事好,啥都好。
等到两个人吹捧完了,老六头走后,宋秋水都诧异了:“不是……你们聊天现在都上升到这种高度了?没事互相吹捧?柴米,别的不说,就说老六头说你家祖坟埋的好这件事,我觉得有点离谱了。你家祖坟一看就埋的不好,埋的好,你爷爷能进去?”
柴米蹙眉:“凡事不能往坏处想。你得,往好了的地方想。柴忠孝只是进去蹲笆篱子了,但是他没死啊。活蹦乱跳的活到六十多岁了……这是好事啊。”
宋秋水一脸无奈:“那你大姑英年早逝呢?”
“好事啊。人活着多累,早死早托生啊。你看她过得多憋屈,生两个丫头,之后还和婆家关系差,和小叔子关系也差,反正她那个人缘,都差的离谱了,而且她也没啥钱,没过过啥好日子,所以她活着就是遭罪啊,死了是享福去了。好事一桩……”
“嘶……照你这么说,你二姑这辈子不回家,和家里都断绝来往了,也是好事?”
“好事啊。你想啊……柴春华这一生都很委屈,生了老大是个儿子,死了。整点彩礼,让柴忠孝偷摸给花了。好不容易熬出头了,我二姑父找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功夫,搁大修厂上班,结果大修厂倒闭了,她还送礼去的呢,结果赔了。她心情指定不好,那她心情不好,就不回家。不会惹别人心情不好啊,这不是好事嘛……”
宋秋水无语:“我就发现这事情,好像换个立场都是好事。”
“对呗。”
柴米和宋秋水说说笑笑的,也就进了城。
出了村口不太远,就上个公路,路上比较平坦,油也够,而且温度现在也比较适宜,所以颇有一种秋日度假岛感觉,主打的就是一个凉爽。
不过路途确实挺长的,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县城,之后拐了几个弯,到了喀县一中门口附近。
喀县一中前文也说过,大门对过去操场,很大一片操场的宽阔地。
那边中午一堆人摆摊什么的,俨然成了一个菜市场一样了。而且操场另外一边就是客运站了,人来人往的,特别热闹。
要说,这一中为啥把操场设计到了大门对面,其实是有历史问题的。
原本一中这个学校的用地,用的是原本一处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