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她就应该做更多。
可问题是——
该怎么做?
亲朋好友的提议全都没有建设性,网上发问回答的全是看热闹的,真正有用的还是得自己去想。
——应该怎么做呢?
——————
在徐璐自己做出了一个成果后,突然有一个想法撞进了她的脑袋里。
当然,她也不否认这是因为这个成果真的是自己独立完成,所以除了通讯作者外其他名字都空缺的原因。
她把陈霄的名字填在了自己的名字后面。
这个主意比其他的一切都棒,不是吗?她会死,陈霄也会,不管是讣告还是家人都会忘了他们,只要时间够长,但是要是在论文和书籍中把陈霄的名字写在自己的名字旁边呢?
只要未来人们还研究能源科学,只要她做出的成果有足够人们一次次提起甚至写上教科书的价值,只要人们需要在资料库里一次次查找她做出的成果——
那么人们就永远能看见,陈霄和徐璐的名字放在一起。
就像谁都不知道地球时代哥廷根大学所有的教授的名字,但只要他们还学习数学,就知道那些数学家的名字一样。
——这个主意怎么样?
——陈先生一定会为陈太太这个想法兴奋得跳到天花板上!呃……他好像跳不上去……
“你决定了?虽然只是第二作者,但也是很重要的。”
徐璐明白老师的意思。只是一个第二作者,但也不是不可以拿来向某些资金掌控者卖好的,他们需要这些镀金,而且徐璐这个成果又挺适合。
但是——
“我决定啦老师。挂名什么时候都行,把我家亲爱的挂在我身边的合适位置可不好找啊。”
用白大褂和小碎花套袖武装起来的徐璐对着老师笑得明亮,手一抹在脸上擦出一道黑。
然后论文回来,徐家先生实实在在被吓个踉跄。
而徐女士翻着这本不能砸人但已经能抽人的论文期刊,得意洋洋地对着他晃。
“以后啊——谁查资料都能知道,我们两个是一直在一起的。怎么样,棒不棒?”
陈霄不知道该说什么。
或者有些人会觉得这实在是很轻巧的一件事,但大学读的是数学系、也曾经拼命想要往各种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投论文的陈先生知道这事有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