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七星罗盘怎么招财 > 第303章 京华星枢(第1页)

第303章 京华星枢(第1页)

韩庄闸的烽火并未燃起。

周廷玉的快船抵近时,闸口处虽人声鼎沸,漕丁群情激愤,却并未如汉王党羽所愿演变成血腥暴乱。关键节点上,云鹤道长率领的五十名青阳宗弟子,身着普通民夫服饰,如楔子般嵌入躁动的人群,精准地“劝”走了几个领头煽动的混混,隔开了试图弹压激化矛盾的闸兵。几乎同时,王虎在两名弟子的接应下,浑身湿透地从一条隐秘水道中钻出,将一份染着血渍的名单与几封密信塞到周廷玉手中——那上面清晰记录着汉王长史周昂如何指使漕运官员克扣工钱、煽动闹事,甚至计划在混乱中“误杀”钦差的铁证。

雷霆之势,人赃并获。

周廷玉当即亮明身份,登上闸台,并未立即宣读罪证,而是当众宣布三事:一、即刻开闸,所有滞留船只优先放行;二、拖欠漕丁工钱,由安平商社先行垫付,即刻发放;三、严惩贪墨蠹虫,无论涉及何人,一查到底!

“周青天”的呼声瞬间压过了所有的怨愤与骚动。运河,这条几乎被阴谋与贪欲窒息的帝国血脉,在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栓塞后,终于又开始艰难地恢复流淌。

消息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飞递南北两京。

北平皇宫,朱棣览罢周廷玉的奏报及附上的铁证,面色阴沉如水。他深知漕运之于迁都、之于北疆防务的重要性,更恼怒汉王竟为私利至此。然而,此刻彻底清算汉王,势必引发朝局动荡,非其时也。他压下怒火,朱笔批红:涉案漕运官员一律严惩,首恶者就地正法,以儆效尤;擢周廷玉为詹事府左春坊大学士(正五品),仍兼漕运监察事,总理运河疏浚及漕规章程修订;另赏银百两,纻丝二表里。对汉王,只字未提,却将其乳母之子、现任徐州卫指挥使调任闲职,其中敲打之意,明眼人自知。

南京东宫,太子朱高炽长舒一口气,胖脸上重现笑意,对杨士奇感叹:“韫之真乃吾之萧何也!”立刻吩咐厚赏周家,并亲自写信勉励周廷玉。

汉王府内,朱高煦砸碎了心爱的玉壶春瓶,怒吼声震彻屋瓦:“周廷玉!坏我大事!我必杀汝!”然圣旨已下,父皇态度明确,他只得暂敛锋芒,暗中咬牙,将更深的恨意埋藏。

……

永乐十七年的初雪,悄然飘落北平。紫禁城的琉璃瓦覆上一层薄白,凛冽的空气中混杂着炭火气和新宫室的桐油味。周廷玉奉召入京觐见。

文华殿偏殿内,地龙烧得正暖,驱散了外面的严寒。朱棣并未穿龙袍,只着一身玄色常服,坐在铺着虎皮的紫檀木榻上,仿佛一位寻常的威严家主,审视着眼前年轻得过分的新晋五品官。

“周廷玉,”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压力,“你在山东,动静不小。差点把朕的运河掀了个底朝天。”

周廷玉躬身行礼,声音平稳:“臣惶恐。漕运乃国之大脉,蠹虫不除,血脉不通。臣只是恪尽职守,为陛下、为太子殿下清淤除障。”

“好一个清淤除障。”朱棣哼了一声,目光锐利如鹰,“连汉王的人都让你揪出来砍了。就不怕惹火烧身?”

“臣心中唯有王法与社稷。”周廷玉不卑不亢,“况陛下圣烛万里,洞悉幽微,自有圣裁。臣不过依律行事。”

朱棣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哈哈一笑,气氛稍缓:“倒是会说话。起来吧。说说看,运河之弊,根子何在?今后该如何长治?”

周廷玉谢恩起身,从容应答:“根子在权责不清、监管不力、贪渎无忌。臣以为,当立定漕规,明确各闸、各卫、各仓职责权限,费用定额公示;设巡漕御史,独立于地方,直接对陛下负责,岁一考核;再者,可仿盐引制,试行‘漕引’,允许合规商号凭引承运部分非军国急务,以商效补官漕之冗,亦可使漕丁多一谋生之路…”

他侃侃而谈,思路清晰,既指弊端,亦提切实可行之策,许多想法竟与朱棣心中模糊的构想不谋而合。

朱棣听得入神,不时微微颔首。末了,他道:“你的条陈,朕看了。有些意思。修订漕规章程之事,便由你主理,会同户部、工部议定。朕要的是一条畅通、高效、贪渎甚少的运河,你可能办到?”

“臣必竭尽全力,以报陛下信重!”周廷玉再次躬身。

“嗯。”朱棣满意地点点头,话锋忽然一转,“你祖父周起杰,当年便是以实干着称。你很好,未有堕了家风。太子对你亦是赞誉有加。好好做,朕不会亏待实干之臣。”

这番话,既是勉励,亦是提醒。周廷玉心领神会:“臣谨记陛下教诲。”

离开文华殿,冷风一吹,周廷玉才发觉后背已渗出细微的汗珠。面对这位杀伐决断的帝王,即便他推衍之力有所精进,亦感压力如山。皇帝虽未明言,但擢升、委以重任,乃至最后的提点,无一不是在将他更紧地绑上太子的战车,同时也将他置于更汹涌的漩涡中心。

他被引至吏部办理升迁文书,又去户部、工部拜会堂官,初步商议漕规修订之事。等一切忙完,回到下榻的驿馆时,已是华灯初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北平的冬夜,寒冷彻骨。驿馆的房间里,炭盆烧得噼啪作响。周廷玉摒退左右,独坐灯下,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陛下的信任、太子的期许、汉王的嫉恨、修订漕规的千头万绪…诸多事务在脑中盘旋。

忽然,窗外传来极轻微的“嗒”的一声,似雪块坠落。

周廷玉眸光一闪,吹熄了灯烛。

片刻,一条纤细的身影如猫般灵巧地翻窗而入,带着一身寒气。

“是我。”唐赛儿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压低却带着一丝松快,“你这里守卫可比山东疏漏多了。”

周廷玉重新点亮灯烛,昏黄的光晕照亮了她冻得微红的脸颊和发梢未化的雪花。“你怎么来了北平?太冒险了。”他语气带着责备,更多的却是关切。

“你高升了,我来道喜不成么?”唐赛儿解下带着寒气的斗篷,露出里面利落的劲装,自顾自走到炭盆边烤火,“顺便告诉你,韩庄闸后续清理得很干净,王虎伤好了大半,云鹤师兄已带人撤回济南。山东那边,暂时风平浪静。”

周廷玉给她倒了杯热茶:“辛苦你们了。此次若非你们在暗处助力,我绝难如此顺利。”

“知道就好。”唐赛儿接过茶杯,暖着手,抬眼看他,眼神亮晶晶的,“正五品的大学士了,感觉如何?”

“如履薄冰。”周廷玉实话实说,“陛下将修订漕规的重任交给我,此事牵涉无数利益,比在山东查案更难。”

“能者多劳嘛。”唐赛儿语气轻松,却忽然微微蹙眉,下意识用手按了按胸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