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摘自陆游《秋波媚·曾散天花蕊珠宫》
[3]摘自苏轼《阮郎归·初夏》
[4]摘自李商隐《登乐游原》
第165章朝朝馋
明霞失了意识,只朦朦胧胧瞧到她父王的身影,“父王,我疼。”
耳边似乎传来她父王的细声宽慰,但她脑袋嗡嗡,什么都听不清。
明棣挑破她的十指放血,又给她灌了一大碗苦涩的药汁,不多时,她小脸皱巴巴,将夜里服下的膳食吐了个干净。
一屋子的人通宵达旦忙到后半夜,眼见明霞昏睡过去,脸上的痛色也减了不少,明棣捏了捏眉心,长长地舒了口气。
岚玉舒哭哭啼啼跪在他跟前,将所有过错揽在自己身上,“王爷,都是妾身的过错,是妾身没照顾好霞姐儿。今日多福堂有个叫翠儿的丫鬟,她说家里母亲感染风寒去世,妾身怜她一片孝心,这才……””
男子微眯着眼,淡淡道:“此事本王心中有事,劳你夜里照顾阿霞。”
说罢,他踏着月光,身携冷霜而出。
堂堂王府竟然出了天花,且还是从他女儿身上先发现的,这事里里外外都透露着古怪。
早在他救治明霞之时,底下的人便查清了来龙去脉,段吾绑着一个尼姑打扮的女子押了进来,狠踹她一脚,呵斥道:“跪下。”
后山寂寥无人,月色稀薄,山间一小屋里灯火通明,仔细一看,地上那尼姑的眉眼与端坐上首的男子有几分相似之处。
她猛咳几声,吐了几滩污血,又见她鼻青脸肿,想是来时受了不少苦。
“呵,明棣,你是一只脚踏入东宫的人,何必对你妹妹我赶尽杀绝呢?”
连名带姓唤人,是为大忌,她不顾男子越发铁青的脸色,“明棣,我的好皇兄,你真可怜,权势滔天又如何,你众叛亲离,母死父疯,就连老天也看不过去,要将你的骨血收回去呢哈哈哈。”
仰天长笑的这位,正是多年前他那贬为庶人的皇妹。
也不知她如何从白云观里跑了出来,甚至还来了王府做婢女。
“贱人,当初你们母女谋害宛贵妃,是娘娘求情,才给了你们一条生路,你居然恩将仇报。”
萧管家气得胡子直翘,他破口大骂,恨不能手刃此女。
“呵,求情?她萧宛珠不过是伪善罢了,她留着我们母女看她日后辉煌腾达,她好善良,她好得意。她是父皇最疼爱的女人,是高高在上的贵妃娘娘,我娘呢?我娘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日日去受程皇后的气,谁来可怜我娘?”
她歇斯底里怒吼,“我娘死了,她是在白云观里累死的,那些老尼姑日日都逼着我们干苦活,砍柴挑水,冬日里不给炭火,还要让我们浆洗衣服,她们没有一日不苛待我们母女的。都怪你们,都怪你们,全是你们的错。”
“明嘉冉,说完了吗?”明棣冷冷瞥去一眼,仿佛是在看死人一般。
“你们的苦难不是本王的母妃造成的,若论不公,你大可以去跟太极殿那位去闹。可你不敢,你只能嫉恨我母妃,你们恨她,却又想成为她。”
明棣点破她心中的龌龊,又继续说:“明嘉冉,你真是蠢如猪狗。当年做了程家的刀,今日又替别人当枪使,就连自己生母如何死的都不知道。”
尼姑越听越心急,她爬向出口,“什么意思,明棣,你回来,你把话说清楚,我娘怎么了?”
回应她的只有瑟瑟风声,隐约间她似乎还听到了窸窸窣窣的嘶嘶声。
“啊,啊,蛇。”
月晕而风,屋里漆黑一片,她惊恐万分,尖锐的嗓音早已破了音,从小木屋传出来的声音回荡在整座后山,经久不衰。
“看好她,别让她死了。”
让人最崩溃的事莫过于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早年害他母妃,而今又害他幼女,他怎会放任她明嘉冉坦然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