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脑子里想的很纷杂,但是一夜过去,陈绍睡得倒是不错。
起床之后,又是精神满满,陈绍刚想去衙署议事,走到王府门口就见没藏庞哥站在那里。
见陈绍出来,他献宝似地上前,笑着说道:“大王,工院那边传来消息,说是造出来一门炮,要大王前去瞧瞧。”
这下陈绍还真来了兴趣,带着亲卫们来到工院,一大群人早早就在门口等候。
如今的工院,可谓是集齐了宋、夏、辽三国工匠,人才济济。
而且别看三国都很重视兵刃的开发,火药的研究,但是给匠人们的待遇确实不高。
或许在这个时候的人看来,待遇还是可以的,但是陈绍觉得不算什么。
陈绍不知道的是,大宋的匠人,其实过得比元、明时候要好。
后世大明,在各地有很多匠户,隶属于工部,制度承袭于元朝。
匠户在洪武末年人数就达到了十五万户,他们和军户一样,不能脱籍、形同奴隶,免费为朝廷服役,官府只给予口粮和盐,且不免除其徭役和田税。
即使有新的发明或者改进,奖励也十分微薄。
一来到工院,看到中间那个大家伙,陈绍就有些失望。
太细长了
没等匠人们介绍,陈绍自己就围着它转了一圈,仔细打量了一番。
这炮身的暗金色,倒是看着就很有感觉,颇有一种贵气。
这东西用的是木质炮架搭配绳索固定,怎么看怎么像投石机。
炮管长度约两米,内径却只有10厘米左右。
在炮管与炮架连接处涂抹着透明的东西,应该是的树脂防止漏气,这倒是个很好的创意。
眼见陈绍抬起头来,匠人们都紧张地看着他。
陈绍这才想起来,如今是创造阶段,不能用自己前世的眼光,来要求此时的火炮。
创造阶段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
“不错不错,瞧着像模像样的,试试威力吧。”
一群人后退到不远处,有工院的匠人上前,点燃了火绳。
等了许久之后,才看到一阵白烟腾起,并且伴随一声巨响。
陈绍率先带头叫好,问道:“炮管是用的铸铁么?”
“回大王,是青铜。”
陈绍微微皱眉,难怪颜值这么高,原来是奢侈品。
青铜成本高昂,难以大规模生产。
“先用青铜试造,慢慢地研究用铁才是正道。”陈绍说道:“否则谁用得起这玩意。”
火炮造出来,可不是用来玩的奇技淫巧,真的发挥作用的话,是要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
一门两门的,也没啥用处。
工院干办们连连点头,记在心里。
这一趟陈绍来时很激动,但实际上很失望,不过他完全没有表现出一点来。
而是满脸笑容,鼓励工院的干办们,并提出要重赏。
人群中有一个匠人,高声道:“大王给这炮赐名吧!”
没藏庞哥多灵啊,他虽然啥功劳没有,但却不甘寂寞,大声道:“就叫代王炮如何?”
陈绍笑着摆手,道:“你们继续努力,谁先造出好的炮管来,威力能像样的时候,就用谁的名字,来给这炮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