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暴君靠嘴甜续命 > 第159章 预演到了黄河第一次洪峰(第2页)

第159章 预演到了黄河第一次洪峰(第2页)

石碑立起不过一日,咸阳城便炸开了锅。

数十名儒生联名上书,雪片般的奏折飞入丞相府与皇宫。

他们言辞激烈,痛斥我“轻信蛮夷,以伪径诱我大军,实乃通敌之举”,更有人直言“妇人干政,祸国殃民”,几乎要将稷下学宫的大门堵死。

李斯拿着一摞最激烈的折子来见我时,脸上没有丝毫波澜,只是将竹简轻轻放在我的案上,叹了口气:“赤壤君,他们吵的,并非那条路是真是假。”

他抬起眼,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他们怕的,不是你引胡人入华夏。他们怕的是,胡人也开始用我们的方式,明是非,辨真伪了。”

我当然明白。

当边鄙的部族不再是跪地聆听教诲的蒙昧之人,而是能拿起笔,与你平等交换情报、勘正错误的对话者时,那座名为“华夷之辨”的千年壁垒,根基便又裂开了一道缝。

我没有与那些儒生辩驳一个字。

语言在顽固的偏见面前,是最无力的武器。

我只请墨鸢调出了过去一年,所有信风使团带回的、被档案馆归为“杂项”的非官方记录。

那里有牧民用石子摆出的星斗位移图,指尖摩挲摹本时,仿佛能感受到草原夜晚的冷风拂过掌心;有商旅在驿站墙壁上随手画下的水源间距,墨迹晕染处还沾着沙粒的粗粝感;甚至有孩童口述的、关于某座雪山何时融化的古老歌谣……共计八十七件,五花八门,却都带着最鲜活的土地气息。

我将它们一一整理,附上原始笔迹的摹本与工科教习的勘验标记,亲自主编,定名为《西域民识录》。

书分五卷,首卷开篇,我只写了一句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天下之知,不在竹简,而在足下;不在咸阳,而在风中。”

三日后,书成。我将第一套拓印本呈入宫中。

那一夜,御书房的灯火亮至三更。

嬴政召我觐见时,手中正翻着那本散发着墨香的新书——松烟墨的气息混着桑皮纸的微腥,在寂静中缓缓蒸腾。

他没有坐在威严的御案后,而是立于窗前,窗外月色如霜,映得他眉宇间一片罕见的震动。

“朕以为,朕扫平六合,已得天下。”他修长的手指抚过书页上一幅粗糙的牧民星图,声音低沉而复杂,“可直到今日,读着这些字,朕才算是……第一次真正听见这万里之外的百姓,是如何说话的。”

五日后,冬至大朝。

在解决了黄河水位的紧急调度后,我于百官之前,正式上奏,提请“开放回音簿”。

“臣请陛下恩准,凡西域诸部,无论贵贱,凡向我大秦信风使团提出问询、提交见闻、或勘正舆图误差者,其言一经稷下学宫工科验核为实,便须在《信风纪闻》上开辟专栏,全文刊载,并赐问者细帛一匹,以为酬谢。”

话音刚落,李斯立刻出列,躬身附议:“陛下,此举非为示恩,乃为立信。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在大秦,说真话,有人听,更有赏!”

朝堂之上,短暂的寂静后,立刻有御史跳了出来,正是赵高暗中授意的那名老吏。

他颤巍巍地指向我,声色俱厉:“妇人之仁!以微利收买外邦口舌,使其窥我虚实,他日若引狼入室,岂非资敌?”

满殿顿时嗡嗡作响,不少老臣随声附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