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暴君靠嘴甜续命 > 第140章 我们要的是让他们爱上律法带来的好处(第2页)

第140章 我们要的是让他们爱上律法带来的好处(第2页)

“每到一村,召集所有里正、三老与百姓,开一场‘赏罚对比会’。”我语速极快,脑中早已演练过无数遍,“左手宣读,便说邻县某甲,因顽固阻挠子侄入学,依新法连坐,全家被罚往上郡修渠三十日,误了农时,颗粒无收——讲到这里,你要让乡民听见渠水冲刷骨肉的声音。”

“右手揭晓,便说本村某乙,因率先举家送子入学,当场赏‘惠民匣’一个。”我顿了顿,指尖轻敲案面,“打开时,盐粒晶莹落地有声,布匹展开泛着素光,另赐免役牌半月,并享有下一批火薯良种的优先配给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仅如此,”我加重了语气,声音穿透晨雾,“设立‘金穗榜’,以村为单位,每月公布各村入学率。榜首三村,第一名,赏耕牛一头!第二名,赏曲辕犁三架!第三名,我亲自派工科教习巡讲堆肥、育种之术一次!”

轲生激动得满脸通红,握着木牍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一头牛!

他对土地的记忆太深——童年饿极时曾偷啃过牛饲料,那粗粝的秸秆扎破喉咙的感觉至今未忘。

此刻,他仿佛已听见春耕时节,铁犁破土的吱呀声,看见自家田垄上黄牛缓步前行,鼻息喷出热雾。

他走后,墨家传人、如今执掌工科的墨鸢找到了我,她一如既往地言简意赅,眉头紧锁:“赏赐耗财,少府府库,恐难持久。”

我笑了笑,带她登上咸阳东市最高的了望塔。

石阶冰冷,足底传来青砖的坚硬质感。

登顶时风骤起,吹动衣袂猎猎作响。

塔下,领取基础农具的农人排着长龙,脸上交织着麻木与期盼。

他们手中紧攥的竹筹边缘已被汗渍泡软,却仍牢牢护在胸前,如同捧着最后一点星火。

我指着他们:“你看,他们手里拿的不是钱粮,是盼头。只要这盼头比头顶那把刀更真切,律法就能真正立在民心之上。”

随即,我话锋一转:“至于耗财,我有办法。你即刻去联络少府丞,将今年‘直道劳役折抵’的部分预算,划拨三成用于此项劝学奖赏——百姓修渠是苦役,不如让他们送子读书来换。”

墨鸢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但仍有疑虑:“这……岂非变相逼迫?”

“不是逼,是引。”我一字一顿,风吹乱鬓发,却不曾抬手拂去,“秦人尚利,天下熙攘,皆为利来。利之所在,便是心之所向。我们要的,不是他们屈服于律法,而是让他们爱上律法带来的好处。”

当晚,嬴政的批红奏折与《劝学十二条》的副本一同被送回我的案头。

他罕见地没有立刻批复,而是传我入宣室殿。

殿内灯火通明,他负手立于巨大的舆图前,目光深沉如海。

铜鹤灯台吐出袅袅青烟,香气微苦,似松针焙烤后的余韵。

我跪坐于席,听见自己心跳如鼓。

“罚得越狠,赏得越甜。”他低声咀嚼着这八个字,沉默半晌,忽然转身问我,“此法甚妙,然,若宗正卿一族,或那些根深蒂固的关中旧族,始终不为所动,宁受清议,不送子弟入学,你待如何?”

我坦然迎上他的目光,平静回答:“陛下,不必强求。对他们,我们甚至不必处罚。”

嬴政眉梢一挑,露出饶有兴致的神色。

“我们只需每月将关中各县的‘金穗榜’,工工整整抄录一份,着人送入宗庙,供于其先祖牌位之前。”我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再让信风使在各族祭祖、冠礼、婚庆等重要场合,‘恰好’路过,高声宣讲榜单上那些黔首村落,是如何领了牛、得了犁,日子过得如何红火。”

我顿了顿,看着他眼中渐亮的火焰,继续说道:“子孙的荣耀,是先祖的荣光。当别家的孩童能骑着御赐的耕牛风光游街,而自家子弟只能在祠堂里跪听祖宗训诫时,那些年轻人的怨气……会比廷尉的刑具更让他们坐立难安。”

嬴政久久未语,指尖轻敲案角,似在权衡廷尉与宗正可能掀起的滔天波澜。

终于,他抬头一笑:“你说得对。朕不怕他们闹,只怕天下无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