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暴君靠嘴甜续命 > 第92章 你们说我的知识是邪术那我偏要让全天下都学会(第2页)

第92章 你们说我的知识是邪术那我偏要让全天下都学会(第2页)

不,这只是知识最朴素、最原本的力量罢了。它一直都在那里,只是以前被埋没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月二十一,是巡讲团出发的日子。

我亲自把他们送到了咸阳城外十里处的长亭。

一百名年轻的面孔,穿着利落的劲装,背上背着沉甸甸的木箱。那箱子里装着的,就是他们未来要去改变一方水土的“武器”——精巧的榫卯模型、封装好的病虫害标本、刻度清晰分明的测量尺……

轲生,那个曾经只知道埋头种地的农家少年,如今眼神里充满了坚毅。他担任关中线的领队,要把新的耕作法传遍八百里秦川。

墨鸢,墨家最后的传人,目光沉静得像深潭的湖水。她将带队前往河东,要用新的水力器械和堤坝修筑方法,去驯服那条脾气暴躁、经常泛滥成灾的黄河。

乐正音,出身医家的小姑娘,则带着满满一箱的药材和处理外伤的工具,北上雁门关,为那些常年被冻疮和风寒折磨的边防将士带去希望。

临别前,我没有说什么慷慨激昂的大道理,只是看着他们一张张年轻又充满决心的脸,一字一句地叮嘱:“记住,你们不是去传什么虚无缥缈的道,是去播种火种。如果遇到有人阻拦,不用浪费口水跟他们争辩——直接做给他们看!”

话音刚落,一阵急促得像是催命符一样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尘土飞扬。

一匹快马疯了一样冲过来,在众人面前猛地勒住,马儿扬起前蹄,发出嘶鸣。

马上的人几乎是滚下来的,竟然是淳于明!

他那一身儒衫沾满了尘土,发冠歪歪斜斜,脸色苍白得跟纸一样,没有半点血色。

他跌跌撞撞地冲到我面前,没有丝毫犹豫,“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一个黑漆木盒。

“山长!”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甚至带着一丝血腥气,“我父亲……他藏书阁里,有一卷《周髀算经》的孤本残卷,上面记载了早就失传的‘勾股环矩’算法……我……我连夜把它抄录了下来,今天,献给学宫!”

我没有立刻去接那个盒子,目光像刀子一样,直直地看着他的眼睛:“你这么做,就不怕被你父亲,被整个淳于家族,当成叛徒,逐出家门吗?”

他猛地抬起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像是几天几夜没合眼,又像是刚刚痛哭过一场。

他毫不避讳地迎上我的目光,一字一顿,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接近真理的道路,必须要经历背叛,那我宁愿……做一个不孝之人!”

我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终于伸出手,稳稳地接过了那只沉甸甸的木盒。这盒子的分量,比想象中还要重。

六月初一,大雨滂沱。

第一座“答疑灯楼”在陈郡正式落成了。

那是一座三层高的木楼,就建在城中最热闹的十字路口。

入夜后,暴雨一点停歇的意思都没有,但灯楼顶层那盏巨大的、铜尺形状的灯笼,却顽强地被点亮了。温暖而坚定的光芒,硬是穿透了厚重的雨幕,给寒夜带来了一丝希望。

灯楼的两侧,挂着巨大的木板,上面用清晰工整的隶书写着当天收集到的问题和连夜赶出来的解答:

“问:麦苗无缘无故发黄,该怎么办?

答:挖开土三寸检查麦根。如果根须是白嫩的颜色,就是缺肥料了,可以浇三遍豆渣水;如果根须已经发黑,就是浇水太多烂根了,需要立刻开挖排水沟。”

苏禾还想了个好主意,设计了“问答简匣”。老百姓可以把写着自己问题的竹简投进东边的窗口,第二天就能在西边的格子里,找到写有答案的回简。

这个法子才实行了五天,就有一位老农,严格按照灯楼给出的指引,用豆渣水成功救活了他家那一大片眼看就要枯死的稻田!

老人家感激得不得了,竟然自发组织了村里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组成了一支“护楼队”,每天晚上拿着锄头守在灯楼下面,防止有人来搞破坏。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开了。半个月之内,竟然有三十七座城池相继上书,请求朝廷拨款,支援他们也建起这样的灯楼。

李斯进宫向嬴政报告这个好消息,话说得特别诚恳:“以前孔夫子提倡有教无类,一辈子教出来的弟子也不过三千人。如今陛下您用实学作为工具,让知识在夜晚也能传播到民间,照亮千家万户,这真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盛事,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啊!”

御座之上,嬴政沉默了好一会儿,却转头问身边的侍从:“她……姜见月,最近可曾休息过一天?”

侍从恭敬地弯腰回答:“回陛下,未曾。”

嬴政发出了一声轻得几乎听不见的叹息:“这个女人……她是想把朕的整个天下,从头到尾,重新教导一遍啊。”

六月初三,夜晚。

咸阳的暴雨已经连续下了三天,完全没有要停的样子。

我正坐在灯下,仔细翻阅从各地灯楼送回来的问题反馈,想找出大家普遍遇到的难题,好编进下一册《实学日用》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