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镜空是什么意思 > 第82章 暗局试剑锋(第2页)

第82章 暗局试剑锋(第2页)

“多谢胡兄提醒。”

胡为缮的声音压得更低:“有人在暗中搜集你在德意志留学时期的材料,特别是你参加过的那些学术交流活动。虽然都是公开的,但若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曲解。。。。。。”

罗云净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清者自清。”

“唉,你啊。。。。。。”胡为缮叹了口气,“有时候,不是清者自清就能过关的。陈主任那边,压力也很大。”

当晚,罗云净通过死信箱向肖玉卿传递情报说明情况。

而在参谋本部那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肖玉卿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获悉了这些动向。他站在窗前,望着暮色中逐渐亮起的灯火,眼神冷峻。

敌人的反击在他的预料之中。

“看来,是时候给他们加点料了。”他轻声自语。

又过了数日,一场精心策划的反击悄然展开。

先是沪上一家颇有影响力的西文报纸《华东新闻》,刊登了一篇分析中日工业实力对比的文章。文章客观地指出日本在华投资的战略意图,并隐晦地提到“某些中国官员与日本商社过从甚密,可能影响国防决策的独立性”。

紧接着,南京的《救国时报》发表社论,呼吁“警惕经济领域的隐形侵略”,强调“基础工业建设关乎民族存亡,切不可因短期利益而自毁长城”。社论虽未点名,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其指向。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一份神秘流传的小册子。小册子详细列举了某位极力反对西南重工业预算的官员,其亲属与日本三井物产、三菱商事的商业往来记录,时间、地点、金额都清清楚楚。

这小册子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金陵官场激起千层浪。虽然很快被查禁,但内容早已在高层中传开。

委员长侍从室下令彻查。

一时间,原本气势汹汹的反对声浪骤然减弱。那些跳得最欢的官员,突然变得沉默起来。

陈兆谦抓住这个机会,在资委会内部会议上强势表态:“某些人,自己屁股不干净,还要污蔑忠良!西南建设,关乎国本,谁敢再阻挠,就是民族的罪人!”

会后,陈兆谦对罗云净说:“云净,这场风波,看似暂歇。”

罗云净并未放松:“世伯,幕后之人未出,恐不会善罢甘休。”

陈兆谦面色凝重:“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们绝不会甘心。表面风平浪静,底下暗流更急。你切不可有片刻松懈。”

从陈兆谦办公室出来,罗云净的心情并未轻松。

罗云净敏锐地感觉到,这次舆论反击的手法,不像是陈兆谦一贯的风格。那精准的情报、恰到好处的时机、多管齐下的方式,让他仿佛看到了一只隐藏在更深处的、冷静而有力的手在操控一切。

他心中凛然,对组织的精密与高效,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与此同时,党务调查科的“分区停电排查”计划启动。首夜,城西甲区静默,乙区丙区监测车严阵以待。肖玉卿在粮行后堂监听敌人通讯。

前半夜,乙区、丙区一片安静。

计划执行数日后,一次轮到丙区为重点监控区时,临近子夜,肖玉卿耳机里突然传来一个微弱但清晰的非计划内信号,短促后消失。监测车显然已捕捉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肖玉卿立即查询。一小时后,老李带回消息:“是丙区一个商用电台,与我们都无关。”

肖玉卿长舒一口气,但眉头紧锁。这次意外虽虚惊一场,却暴露了在严密监控下,任何意外都可能致命。他意识到“排班表”计划容错率太低,立即发出密令:

“即日起,启用‘镜面’计划。在所有预定安全窗口外,另行设立三处备用联络点,采用单向激活机制,非极端情况不得使用。各站隔离,互不知情。”

就在肖玉卿加紧调整部署的同时,罗云净在资委会的处境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预算风波过后,他在委员会内的威望不降反升。

这天,他接到通知,委员长侍从室点名要他参与一个关于“长期抗战资源准备”的小范围研讨会。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他正式进入最高决策圈视野的信号。

陈兆谦亲自找他谈话:“云净,这是个好机会。你在会上,要把我们在西南建设方面的想法,好好阐述清楚。”

“是,世伯。”

“不过。。。。。。”陈兆谦话锋一转,“也要注意分寸。有些话,点到即止。”

罗云净明白陈兆谦的顾虑。在高层会议上,一言一行都可能被过度解读。

研讨会的地点,设在黄埔路官邸的一间小会议室里。与会者除了几位军方高层,就是资委会、军政部的核心官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