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空境啥意思 > 第104章 驱虎吞狼计(第1页)

第104章 驱虎吞狼计(第1页)

四月的渝州,嘉陵江带来的水汽与山城特有的闷热交织成网,笼罩着每一个角落,正如当下迷雾重重的局势。

罗云净站在资委会的仓库里,面前是几只刚从南洋运抵的木质货箱。箱子上贴着“南洋林氏商行”的封条,报关单上写着“矿山勘探仪器及配件”。

徐思源拿着一份清单,笑容可掬地站在一旁:“如今日本人封锁得厉害,林老板居然还能把货这么快送到,真是手眼通天!”

罗云净面色平静,示意工作人员开箱查验。箱内是崭新的经纬仪、水准仪,以及一些常见的探矿工具,所有设备都带着英文说明书和崭新的铭牌,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都是些基础设备,让徐专员见笑了。”罗云净淡淡道,“滇北地形复杂,前期勘察需要这些。”

徐思源的目光在设备清单上扫过,随即落在那些木箱上,忽然用指尖敲了敲其中一个箱子:“罗组长,这批‘南洋配件’的报关价,比市面上同类产品高出三成。林老板这生意,做得可是颇为豪气啊?”

罗云净的心微微一沉。那只木箱的夹层里,藏着用于岩芯取样的小型关键设备,其价值和用途都远超报关单上的普通器材。他面色不变,平静回应:“滇北地形复杂,运输损耗极大。这批货是包含了特殊包装和保险费用的总价,单看报关价确有偏差。徐专员若对账目有疑,我可以让林氏商行提供明细。”

徐思源呵呵一笑:“不必不必,我只是例行公事,多嘴一问。”他话虽如此,眼中却闪过一丝算计的精光。设备顺利入库,但罗云净知道,徐思源的疑心并未消除。真正的考验,在于“人”。

深夜,一份来自第二厅的绝密情报被送到肖玉卿手中。情报详细记录了日军近期在华北占领区,如何通过扶持傀儡、威逼利诱当地商人与矿主,大规模、系统性地勘探和开采各类战略矿产,以支撑其庞大的战争消耗。

肖玉卿的目光扫过那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数据,脑海中突然电光石火——徐思源对滇北矿产数据那种超乎寻常的、带有明确指向性的急切,在此刻显得格外刺目。

“这不像是简单的争功……”肖玉卿在脑海中将碎片信息拼接,“这种贪婪,带着硝烟味。”

他走到巨幅地图前,目光在华北与滇北之间逡巡。徐思源的“热络”,与日军在华北的战略掠夺行为形成了危险的呼应——这绝非巧合。

经济部那些只顾争权夺利的家伙,其贪婪与短视,很可能正在无意中,甚至是有意地,为敌人的战略目标铺路——通过所谓的“侨资开发”,将西南战略资源的准确位置、储量和运输路线暴露出去。

他需要联系上“磐石”——曹彦达,借助对方在第二厅情报处的职权,暗中调查徐思源及其背后的人。

“不仅要快,更要‘暗’。”

肖玉卿知道,常规的联络渠道需要规避,他必须寻一个最自然、最不引人注目的机会。

很快,军令部召开关于“加强西南大后方经济秩序与防谍安全”的跨部门会议。

会议冗长沉闷,烟草与酽茶的酸涩气味在吊扇搅动的空气里盘旋。墙上青天白日徽记下的“军事第一、胜利第一”标语,已被时光熏得发黄。

主持的资深高参,语调严峻地指出,在滇缅公路运输中断的危急关头,更要严防“经济情报外泄”与“内部人员以权谋私、资敌通敌”,要求各部门协同清查,确保战略资源安全。

好不容易熬到茶歇,肖玉卿很自然地拿起烟盒,走向站在走廊窗边抽烟的曹彦达。

“玉卿,”曹彦达划燃火柴递过来,“这会开得人头晕。”

肖玉卿凑近点燃香烟,借着手的遮挡低语:“查徐思源。”声音轻得如同一缕青烟。

他直起身,吐出一口烟雾,目光平静地扫过站在走廊闲谈三三两两的人,用谈论公务时那种客观、平稳的语调对曹彦达说:“此次会议要点明确,你厅在情报协同方面,需多加配合。”

曹彦达眼神纹丝未动,食指在烟盒上轻轻叩击了三下——那是“收到”的暗号。他微微颔首,同样以公事公办的口吻回应:“职责所在,定当密切留意。”

两人又闲谈几句,才掐灭烟头返回会议室。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无人察觉在这寻常的寒暄间,一场针对徐思源的秘密调查已经启动。

数日后,三位从“南洋”聘用的“技术顾问”抵达渝州。负责接待的资委会官员将他们引荐给罗云净。

“罗组长,这位是陈继平陈工程师,专攻水文地质;这位是李明生李技师,精通测绘;这位是周安邦周先生,在矿场管理方面颇有经验。”

罗云净与三人一一握手,目光敏锐地扫过他们的履历和证件。手续齐全,经历完美,都是通过“义联公”正规渠道聘请的。然而,在与周安邦握手时,他感到对方掌心有一个极细微的硬物,在他收回手时,那硬物已悄然落入他的掌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是一枚小小的、冰冷的铜板。

罗云净面色如常,将铜钱握入掌心,安排三人住进资委会安排的临时住所。回到办公室,他摊开手掌,铜钱的样式普通,但边缘有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刻痕。他用指甲沿着刻痕轻轻一掰,铜钱竟从中间分开,露出藏在里面的一小张字条。

只有简短的一句话:“三人名为顾问,实为先锋。”

罗云净将字条焚毁,心中一定。林慕婉和“家里”的配合天衣无缝,明面上是南洋聘请的专家,暗地里却派来了真正的核心骨干。周安邦,将是未来在滇北山区秘密开展工作的关键。

连续数日的等待,肖玉卿终于收到了曹彦达的消息,内容显示,日梅机关启用了一个名为“狐”的计划,旨在通过日本商社收买中国商人、矿主、乡绅,勘探开采矿产。曹彦达在情报中补充指出,经济部那位对滇北项目异常“热心”的徐思源,很可能就是“狐”计划在渝州的重要合作对象,其行为疑似在执行日军的战略侦察任务。

“狐”计划,徐思源……这些名字在肖玉卿脑中飞速盘旋,最终凝结成一个冰冷的决断:徐思源已成罗云净身边最危险的暗雷,更有可能是敌人的暗哨,必须设法将其彻底拔除。但他不能直接动手。

他回到桌前,笔尖在纸上划过,写下的是给南方局的请示,亦是完整的行动方略。

一个精巧而冷酷的计划——不递刀,只引路。让虎狼自己嗅着血腥味,扑向猎物。

南方局高层收到肖玉卿的请示很是惊心,迅速做出判断。

批复只有两个字:“照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