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空境啥意思 > 第76章 金陵浊浪深(第1页)

第76章 金陵浊浪深(第1页)

技术审核科科长的位置,果然如陈兆谦所料,成了各方势力觊觎的焦点。罗云净的办公室,从早到晚,访客络绎不绝。有拿着项目计划书,言辞恳切,希望“罗科长高抬贵手,通融一二”的;有借着汇报工作之名,旁敲侧击,试探审核标准宽严尺度的;更有甚者,如同那位钱志明科长一般,提着“土仪”或暗示“干股”,意图进行赤裸裸的利益输送。

罗云净应对得滴水不漏。对所有试图逾越规矩的请托,他一律以“资委会新立,章程森严,不敢徇私”为由挡回。那份由他亲自参与拟定的《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办法》和《工矿设备采购验收标准》,成了他手中最坚实的盾牌。他将其中的关键条款背得滚瓜烂熟,无论来人如何巧舌如簧,他总能引经据典,指出其项目或推荐产品与标准不符之处,言辞客气,立场却寸步不让。

几次碰壁之后,明面上的骚扰少了,但暗地里的较劲却愈发激烈。关于他“年轻气盛”、“不通人情”、“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流言,开始在资委会内部,甚至蔓延到金陵的军政圈子。有人嘲笑他不懂官场规矩,迟早碰得头破血流;也有人冷眼旁观,看他这个陈兆谦推上前台的“看门人”,能在这浑浊的潭水里坚持多久。

这日,他正在审核一份关于某兵工厂扩建所需特种机床的引进方案,秘书通报,兵工署派来的协调员到了。来人是位姓郑的股长,态度倨傲,递上文件时,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罗科长,这套设备是署里急需,德国最新型号,性能绝对领先。署长亲自过问,要求尽快走完流程,月底前必须签约。”

罗云净接过厚厚一叠技术文件,快速浏览。文件全是德文原版,数据翔实,看起来无懈可击。但他注意到,文件中对于设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长期运行稳定性,以及关键零部件的磨损周期和国内替代可能性,语焉不详。而这两点,正是他主持修订的新标准中,针对国内兵工厂实际情况特别强调的。

“郑股长,文件我收到了。按照程序,我们需要组织专家对技术细节进行复核,特别是环境适应性和维护保障方面……”罗云净公事公办地说道。

郑股长不耐烦地打断:“复核?罗科长,兵工署的技术判断还能有错?前线等着要装备,耽误了生产进度,谁来负责?这可是署长亲自督办的项目!”

“正因为事关重大,才更要谨慎。”罗云净面色不变,语气平和却坚定,“新标准刚刚颁布,旨在确保引进设备能在我方条件下发挥最大效能,避免资源浪费。程序必须走完,这也是对前线将士负责。”

郑股长脸色铁青,猛地站起身:“好!好一个按程序办事!罗科长,希望你不要后悔!”说完,拂袖而去。

罗云净知道,这是直接得罪了兵工署的实权人物。但他更清楚,若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所有“特事特办”的压力都会接踵而至,他这道闸门形同虚设。他将情况简要向陈兆谦做了汇报,陈兆谦只回了一句:“依法依规,毋庸过虑。”

压力不仅来自外部。资委会内部,尤其是随总办公厅迁往沪上的那部分人,对留在金陵的技术研发署本就心存芥蒂,视其为陈兆谦的“自留地”。罗云净这个卡在关键位置上的科长,自然成了某些人眼中需要“敲打”的对象。

一份由沪上方面某位处长签发的“工作联系函”被送到他桌上,函中以“统筹全局、提高效率”为名,要求技术审核科将部分项目的终审权“下放”或与沪上方面“共享”。措辞冠冕堂皇,实则意在分权。

罗云净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起草了一份措辞严谨的复函,详细列举了《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审核流程与权责划分,并附上此前几个因“共享审核权”而导致标准不一、项目推进反而受阻的案例,最后建议“仍按既定章程执行,以维体系之严肃与效率”。他将复函同时抄送给了陈兆谦和胡为缮。

胡为缮如今虽主要在沪上,但金陵是其基本盘之一,自然不愿看到沪上方面的手伸得过长。陈兆谦更不必说。很快,沪上那边便没了下文,那份“工作联系函”也不了了之。

然而,罗云净深知,自己已处在风口浪尖。他几乎可以感觉到,暗处有许多双眼睛在盯着他,等待他犯错,等待他露出破绽。

这天深夜,这日傍晚,罗云净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北平路寓所。刚进门,就听见客厅里传来沈淑兰关切的声音:云净回来了?快来看看,你父亲今日特意让人从六华春带了盐水鸭回来。

罗云净勉强挤出笑容走进客厅,只见罗明元正坐在沙发上翻阅报纸,见他进来,放下报纸打量了他几眼:怎么,又在委员会受气了?

没什么,就是些寻常公务。罗云净在父亲对面坐下,揉了揉眉心,兵工署今日来人,非要强推一套德国设备,我按章程要求复核,对方就撂下狠话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罗明元冷哼一声:军政部的人,向来跋扈。不过你现在这个位置,确实是个火山口。今日商会的几个老友还在说,资委会现在就是个香饽饽,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

沈淑兰端着一盏参茶走过来,轻轻放在罗云净面前,忧心忡忡地说:云净,要不让你父亲去疏通疏通?你这孩子性子太直,母亲实在放心不下。

母亲不必担心。罗云净接过参茶,温言安慰,儿子心中有数。现在资委会直属军委会,儿子按章办事,反倒是最稳妥的。

罗明元赞许地点点头:这话在理。只要站得住理,旁人也不敢拿你怎样。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听说沪上那边,有人对你很是不满?

罗云净心中一动,面上却不露声色:无非是些利益往来,儿子按章程办事,难免得罪人。

你自己把握分寸。罗明元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书房里有你一封信。”

罗云净回到书房里,台灯下果然压着一封没有落款的信。他用药水显影后,信纸上是肖玉卿的笔迹,只有寥寥数语:

闸门立处,浊浪排空。守正出奇,静待风平。尤慎美人醇酒。另,留意沪上来客。

罗云净将信纸凑到灯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美人醇酒沪上来客。。。。。。肖玉卿的警告总是如此精准而及时。他想起近日确实有几位从沪上总办公厅来的,以交流工作为名,频频邀他参加晚宴和舞会,都被他以工作繁忙婉拒。如今看来,这并非简单的社交。

几天后,一场由沪上方面某位副主任牵头举办的联谊舞会在金陵一家高级饭店举行,点名要求金陵技术研发署的青年才俊参加。罗云净无法再推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