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姣和陈律师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桌上整理好的线索,眉头紧锁。彭姣有些无奈地说:“这些线索虽然有用,但还不够。我们必须从公司内部找到突破口。”陈律师沉思片刻后说:“没错,但公司内部人员肯定都有所防备。不过,再难我们也得试试。”两人决定第二天就开始尝试联系公司内部人员,然而,他们心里都清楚,这将是一场艰难的博弈,不知能否顺利获取关键证据。
夜幕降临,城市的霓虹灯闪烁着,彭姣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屋里一片寂静,她打开灯,瘫坐在沙发上,眼神有些空洞地望着天花板。维权之路的艰难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那些复杂的线索和即将到来的挑战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不知过了多久,彭姣起身走进书房,打算再整理一下过往的资料,期望能从中发现一些被遗漏的细节。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书香,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与直播和法律相关的书籍。她在书桌前坐下,打开台灯,柔和的灯光洒在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上。
彭姣一本本翻阅着,纸张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突然,一份文件从文件夹中滑落,飘落在地上。她弯腰捡起,定睛一看,竟是一份许久之前与证人相关的文件。文件的边缘有些泛黄,似乎已经被遗忘了很久。彭姣的心猛地一紧,一种直觉告诉她,这份文件或许与伪证事件有着重要的关联。
她急忙翻开文件,仔细阅读起来。文件里记录着证人曾经参与的一个项目,其中涉及到一些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细节。彭姣越看越激动,她发现其中一些内容与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言存在矛盾之处。她立刻拿起手机,拨通了陈律师的电话。
“陈律师,我在家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份很重要的文件,可能与证人的伪证有关!”彭姣的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
“真的吗?太好了!我现在就过来。”陈律师在电话那头也难掩激动。
没过多久,陈律师匆匆赶到彭姣家中。两人坐在书房的书桌前,再次仔细研究这份文件。陈律师一边看,一边用铅笔在文件上做着标记,嘴里还不时地念叨着:“这里,这部分内容可以间接证明证人的证言存在虚假。如果能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下去,或许能找到更多有力的证据。”
经过一番深入探讨,他们发现这份文件虽然不能直接证明证人作伪证,但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彭姣的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她说道:“我们从这里入手,说不定能找到更多能证明证人说谎的证据。”
于是,两人顺着这份文件所提供的线索,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查。他们先是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当时参与该项目的其他人员,逐一进行询问。每一次询问,彭姣都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对方的表情和语气,试图从中捕捉到任何有用的信息。陈律师则在一旁详细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与一位曾经的项目同事交谈时,对方透露了一些关键信息。他回忆说,证人在项目进行期间,行为举止有些异常,似乎在刻意隐瞒某些事情。而且,证人还曾多次与公司高层私下接触,每次接触后,他的态度都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这个信息让彭姣和陈律师感到兴奋不已,他们顺着这条线索继续深挖。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又找到了一些相关的旁证,包括一些邮件往来和聊天记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证人的证言可能存在虚假。
然而,尽管有了这些新线索,彭姣和陈律师的心中依然充满担忧。他们深知,在法庭上,证据必须确凿无疑,这些间接证据能否被认可,还是个未知数。
夜晚,彭姣和陈律师再次坐在彭姣家的客厅里,看着桌上摆放的新线索,陷入了沉思。窗外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灯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疲惫的脸上。
彭姣打破了沉默:“这些证据虽然有一定的说服力,但要想成功推翻伪证,还远远不够。我们该怎么完善证据链呢?”
陈律师揉了揉太阳穴,缓缓说道:“我们还需要找到更直接的证据,证明证人是受公司指使作伪证。这可能需要我们再次深入公司内部,或者从与公司高层关系密切的人入手。但这谈何容易,他们肯定已经加强了防范。”
两人对视一眼,眼神中既有对新线索的期待,又有对未来困难的担忧。在这个看似充满希望却又危机四伏的时刻,他们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也不确定这些来之不易的线索能否最终帮助他们成功推翻伪证,赢得这场艰难的维权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