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所言不错,周至县集贤镇最初就是冷天禄起义的地方,那里也是他的老家。后来草民整合陕西境内所有白莲教分支的时候,冷天禄这才率兵来投”。
当初他号召陕西境内白莲教分支的时候,冷天禄麾下的教众最多,足足有二三千之多,同时也是第一个支持他担任首领的分支话事人。
这也是为什么徐天德会如此信任于他,可如今看来,也许自己从来都没有了解过他。
如果不是自己这次提出要让一众兄弟归顺朝廷,恐怕他永远不知道冷天禄会是人前人后两副面孔。
表面上对权力并不在乎,可实际上其欲望更甚!幸好徐天德在白莲教教众中颇有声望,不然冷天禄可能真的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他杀死也说不定。
“原来如此,看来此人之前对我的怠慢是有意为之,你这次可是交错知心朋友了”。
“大将军,知人知面不知心,草民也不知道他会是两面三刀的人。不过话说回来,他并不是草民知心兄弟。草民的兄弟至始至终唯有一人,那就是王三槐。这个世界哪怕我会背叛自己,他都不会”!
要说全国的白莲教上上下下当中,有谁对权力不迷恋的,那就只有自己和王三槐了。
这点他一直以来就非常的有信心,如果再识人不清的话,他就与王三槐同归于尽。
也算完成了自己当初结拜兄弟时许下的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唯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心愿。
“哦?这么自信?看来等到了四川省,本将军要好好见识一下你口中的兄弟”。
可不能再让他失望了,没办法!谁让他先见识到何茂才背叛铁牛,之后看到冷天禄为了权力与徐天德分道扬镳。
“这是自然,草民到时候亲自为大将军引荐”。
“嗯,不过说句题外话,本将军也没有确凿证据。你在京城遭遇刺杀,这其中大概率有冷天禄的手笔”。
福长安谈及此事,脑海里突然想起刑部侍郎朱桂给自己说的有关徐天德遇刺的经过。
思索一番后,福长安决定还是将自己内心的猜想说了出来,这也符合当下冷天禄的心性操作。
“不会吧?大将军,那刺客不是张汉潮的人吗”?
“刺客是张汉潮的人没错,可他们怎么那么快知道你被捕?还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传讯内部刺客刺杀你!这其中一定有人通风报信”!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细思极恐!假如徐天德遭遇刺杀真的与冷天禄有关,那这人的品行问题就很值得深究了。
“大将军,这…这不可能吧”?
徐天德知道冷天禄有对权力的欲望,可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他会出卖自己。
“知人知面不知心,所谓人心隔肚皮,你不要把人想的那么美好,不然朝廷为什么会制定律法来约束。至于冷天禄是否出卖一事尚无定论,等到了周至县集贤镇一切就清楚了”。
“一切听大将军安排”。
“嗯,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多想无益,花名册带来了吗”?
看到徐天德一脸失魂落魄的模样,福长安不知道怎么安慰,反而担忧起他方才所保证的话。那句话现在还在他脑海里回荡:王三槐是他最信任的兄弟!
四川省不比陕西地势平坦,自古就有蜀道难的说法。如果王三槐与冷天禄一样,放不下手中的权力,那四川省将是他们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
“带来了,不过这是汉中府所有白莲教教众的花名册,具体归顺人员还需要重新统计一下”。
原本来汉中府之前,在徐天德心里,是想提交整个花名册,然后大声说一句:“大将军,汉中府全体白莲教教众都愿意集体归顺朝廷,请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