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真的合不来还是离婚好 > 274事如愿违(第1页)

274事如愿违(第1页)

274事如愿违

顾府出名了。

热闹了一日,顾成也不知道撒了多少喜糖,喜钱反正撒了一大筐。

好在家里护卫多,一点乱子也没出。

穆知府赶在这一日进了京,半年前他调至定州当知府。

定州是离京城最近的州府,虽然都是知府,意义不一样。

穆家父子、顾家父子还有陈知礼、许巍、孟涛,关在书房商量了一晚上。

陈知礼明确表示不想去翰林院,想去定州府下面的县城当县令。

穆云是想去翰林院的,但他的名次就是去了,也不容易出头。

那还不如也做一个县太爷,但他父亲在定州,注定他就不可能在一个府,穆知府有意让他去吏部或者户部,先当一个小官,你有能力的话,慢慢就会露出头来。

许巍和孟涛的名次不理想,如果回当地,找找关系还能当一个县太爷,要是留在京城,肯定不容易冒头。

他俩都有些矛盾。

如果回老家或者其他地方,以后再相聚就不容易了。

他们也想留在京城,可又有种种担心。

穆知府跟顾苏合准备次日立马就疏通关系,为四个人找找门路。

真的等派官,说不定会把你派到哪个荒凉角落去。

寅时三刻,顾府书房仍亮着灯。

穆知府将茶盏重重搁在案几上,茶汤溅出几滴,在紫檀木上留下深色痕迹。

"礼部那边已经传出风声,这次殿试后派官,南边几个缺都要填人。若等正式结果出来再动作,黄花菜都凉了。"

他捋着胡须,眉头紧锁:"定州下面的安平县是个肥缺,现任县令上个月丁忧,这个位置多少人盯着。

知礼如果真的不愿意去翰林院或者六部,在我下面当一个县令也好,我多少能照顾一些。"

窗外传来三更梆子声,陈知礼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他们几个人已经在这间书房里坐了整整两个时辰,听着两位长辈分析朝中局势和派官门路。

许巍靠在椅背上昏昏欲睡,孟涛则坐得笔直,眼中满是敬畏——他出身寒门,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听知府大人亲自指点官场门道。

"知礼,"穆知府转向他,"你当真不愿入翰林?二甲第三,进翰林院绰绰有余。三年后散馆,至少也是个六品京官,何必急着外放?"

陈知礼坐直身子:"伯父,侄儿志不在清贵。家父常说为官不知民间苦,枉读圣贤万卷书。侄儿想去地方上做些实事。但也不想离京城太远。"

穆知府与顾苏合交换了一个眼神。顾苏合轻叹:"这孩子有一点点犟。。"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其实是想知礼留在六部的。

"云儿,"穆知府转向儿子,"你怎么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