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嘉坐在后排,手里拿着笔认真记录,心里默默回想自己上周的工作,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还有就是医患沟通,”王姐的目光扫过全场,“有家长反馈,个别护士解答问题时有点不耐烦,咱们面对的都是担心孩子的家长,多一点耐心,多解释一句,就能减少很多误会。”
说到这里,王姐话锋一转,脸上露出笑容:“不过也有值得表扬的地方,嘉嘉上周处理的那个高热惊厥患儿,急救流程规范,安抚家长也很到位,家长还特意打了表扬电话,大家多向她学习。”
果嘉愣了一下,脸颊微微发烫,连忙低下头继续记录。
旁边的盛瑾偷偷碰了碰她的胳膊,冲她挤了挤眼睛,小声说:“真棒呀果护士,深藏不露!”
王姐接着布置本周工作:“这个星期气温变化大,流感和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大家要做好防护,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下周三有个儿科护理技能培训,全员必须参加,具体时间后续会通知。”
会议结束后,果嘉和盛瑾一起往病房区走。“刚被护士长表扬,是不是偷偷乐呢?”盛瑾笑着打趣。
“就你话多,只是做了该做的而已。”果嘉笑着推了她一把,“走吧,赶紧去病房交班,不然等下患儿该醒了。”
一群人走到抢救室门口。
今天果嘉上主班(a1),盛瑾上a2,王小兰上电脑班(她孕19周了),钟晓丽上药班,张嘉秀上p1,张玲玲上p2。
昨天晚上上夜班的小李和果嘉走在前面,护士长走在她们后面,其他的在到护士长后面。
“抢救室患儿的生命体征现在怎么样?用药后有没有再出现过敏反应?”果嘉笔尖一顿,抬头追问。
小李立刻翻到专属记录页:“凌晨四点最后一次评估,心率110,呼吸22,血压9560,都在正常范围,皮疹也消退得差不多了,凌晨没再出现喘息或呕吐,医嘱说上午十点再复查一次血常规,没问题就转到普通病房。”
“好,我看看。”果嘉在本子上圈了重点。
果嘉和盛瑾都去看患儿的状态与心电监护。
抢救室里的暖光柔和地落在患儿脸上,小家伙睡得很沉,睫毛纤长,呼吸均匀得像微风拂过湖面。
果嘉俯身凑近,轻轻拨开患儿额前的碎发,指尖触到温热的皮肤,确认没有异常发热后,才看向旁边的心电监护仪。
屏幕上的曲线平稳起伏,心率108,呼吸21,血氧饱和度98%,各项指标比凌晨还要稳定。
“皮疹也消得差不多了,后背和胳膊上只剩一点点淡红印记。”盛瑾掀开薄被一角,仔细检查后说道。
护士长王姐站在旁边点头:“恢复得不错,等血常规结果出来,没问题就安排转出,也让家长能多陪陪孩子。”她转头看向果嘉,“护理记录你跟进一下,重点写清楚过敏史和用药反应,后续病房交接也能更顺畅。”
“好的王姐,我记下来了。”果嘉拿出手机,给患儿拍了张皮疹消退后的照片,方便后续对比记录。
刚走出抢救室,走廊里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是急诊科的护士推着平车过来,上面躺着个脸色发白的小女孩,家长跟在后面急得直哭:“护士,快救救我家孩子!她突然说肚子疼,疼得直打滚!”
果嘉和盛瑾立刻迎上去,平车上的小女孩蜷缩着身子,额头冒着冷汗,嘴里不停哼唧。“小朋友,哪里疼呀?是肚子中间,还是两边?”果嘉蹲下身,声音放得极柔。
小女孩疼得说不出话,只是紧紧抓着妈妈的手。果嘉立刻示意盛瑾推急救床,自己快速检查:“脉搏有点快,先测体温和血压,通知医生过来!”
一阵忙乱后,小女孩被推进了临时观察室,医生初步诊断是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需要先做b超确认。
家长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眼圈通红:“果护士,我家孩子不会有事吧?她从来没这么疼过。”
“您别太着急,这种情况在小朋友身上很常见,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先做检查明确诊断,很快就能缓解疼痛。”
果嘉递过纸巾,“您在这陪着孩子,我让同事去联系b超室,让他们尽快安排。”
盛瑾去负责,她们就继续交班。
“还有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患儿吗?”果嘉看着小李。
“没有了,其他都没什么特殊。”
果嘉点点头,合上查房本:“那咱们继续往下走,把剩下的病房过一遍。”
一行人刚走到5床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清脆的笑声。
推开门,只见患儿乐乐正坐在床上玩积木,妈妈在旁边笑着收拾东西。“果护士来啦!”乐乐妈妈立刻起身打招呼,“乐乐今天精神头可好了,早上还自己吃了一碗粥呢。”
“真棒呀乐乐。”果嘉走过去,摸了摸他的额头,“今天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咳嗽还厉害吗?”
乐乐摇摇头,举起手里的积木:“果姐姐,我搭了个小房子,像海边的小木屋!”他上次听妈妈说果嘉去海边玩了,一直记在心里。
“真好看,乐乐真有想象力。”果嘉笑着夸赞,“再乖乖恢复几天,就能出院去公园玩啦。”
从5床出来,一路查到12床,大多患儿恢复得都不错,只有10床的小男孩有点蔫蔫的,不爱说话。“他昨天有点受凉,轻微咳嗽,胃口也不好,不愿意吃东西。”小李轻声说道。
果嘉坐在床边,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小海螺挂件:“小朋友,你看这个,能听到大海的声音哦。”她把海螺递到男孩耳边,“你乖乖吃饭,好好吃药,病好了,爸爸妈妈也能带你去海边玩,捡好多这样的小海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