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书记,现在外面风言风语很多,说……说您这次太激进,得罪了上面的人,恐怕……”王春峰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李东沐看着两位与自己站在同一战壕的“战友”,语气反而平静下来:“怎么?一点风吹草动,就坐不住了?”
“不是坐不住,是这太憋屈了。我们辛辛苦苦,顶着巨大压力查案子,结果……”周卫国愤愤不平道。
“不管结果如何,我们至少撕开了一道口子,让很多人看到了里面的脓疮。
”“高志远现在只是暂时停职,调查遇到了阻力,但这不代表他就能安然无恙,更不代表我们之前做的事情是错的。真理和正义,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改变!”
他站起身,语气坚定:“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沮丧,也不是抱怨,而是做好两件事。第一,稳住晋阳的大局。经济要发展,改革要深化,民生要改善,绝不能因为省里的风云变幻而受到影响。第二,专项治理办公室我们被排除在外,但不代表我们就无事可做。之前我们掌握的那些核心证据,备份都还在吧?”
周卫国和王春峰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很好。”李东沐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明面上的调查被限制了,但暗地里的工作不能停。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方式,继续关注这件事。我相信,乌云遮不住太阳,该来的,总会来!”
就在李东沐在晋阳稳住阵脚的同时,省级层面的博弈进入了更加激烈的阶段。
被停职在家的高志远,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慌后,在其背后势力的支持和指点下,迅速展开了疯狂的反扑。
他一方面通过仍在位的亲信,不断向省委和更高层递交“申诉材料”,声称自己遭受“政治迫害”,指控李东沐等人“罗织罪名”、“滥用调查权”,甚至诬告李东沐在晋阳工作中存在“重大经济问题和生活作风问题”。
另一方面,他动用其庞大的关系网和金钱力量,开始对案件的关键证人进行恐吓和收买。
冯天豪在留置中心的待遇突然“改善”,不断有人给他带话,暗示他只要翻供,就能得到“照顾”,甚至帮他减轻罪责。负责看守冯天豪的人员,也被悄然更换。
更厉害的一招是,高志远阵营开始大规模地发动舆论反击。几家有背景的媒体和网络大V,开始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
《河东省医改方向是否偏离?一场运动式执纪正在挫伤医务人员积极性》
《权力任性?调查权岂能成为打击异己的工具!》
《深扒李东沐:改革明星还是权力赌徒?晋阳医改背后的政绩冲动与利益纠葛!》
这些文章虽然没有在官方媒体上发布,甚至一些文章很快就下了架。但是依然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些新闻报道,避实就虚,抓住调查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无限放大,极力渲染专项治理是“运动式执纪”、“破坏稳定”,将李东沐描绘成一个为了个人政绩不择手段、排除异己的“酷吏”。
一时间,舆论场上乌云密布,真假难辨,李东沐和晋阳医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包括之前坚定支持李东沐的梁群山,也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在一次小范围的会议上,他语气沉重地对陶治国等人说:“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现在各方面的声音很多,压力也很大。调查工作,还是要把握好度,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陶治国忧心忡忡:“梁书记,现在外面的舆论对东沐同志很不利啊。我担心,这样下去,不仅案子查不下去,可能还会影响晋阳的改革大局。”
梁群山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这已经不是我们内部的事情了,让东沐同志暂时避避风头吧。晋阳的工作,让他先稳住。其他的……看看再说。”
这道指示传到李东沐这里,他明白,梁群山在巨大的压力下,也不得不暂时选择退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