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明末求生记百科 > 第182部分(第2页)

第182部分(第2页)

周承允闻言,心念电转,他知道贺文瑞看重涿鹿山中高产的粮食,但也没有想到会这么重视,竟然到了过州府而不入的地步,不过想想倒也不奇怪,若此事不假,那他与未来耿总督的前程,可就一片光明了。

不过这贺大人话里有话啊,周承允常年与各色人等打交道,怎会听不出来,说周承允怕在他贺文瑞面前失了颜面,那是客气话,真正的含义,那是说涿鹿山的粮食根本没有那么神奇高产,怕他一道跟着去的话,在他面前现了原形,需要提前做些准备,以便应付他这一州长官。

“哎哟,贺大人,您这可就冤枉我们涿鹿山了。”周承允连忙叫屈,得把贺大人的这种想法彻底消除才行,要不然他到了涿鹿山也是疑心重重的,“这番薯和土豆,可从未在北地种过,闽南一带倒是有,但产量也差强人意,咱们就是想买,也找不到地方啊,您说是不是?”

贺文瑞一愣,这话说得没毛病啊,倒是自己想差了,“言之有理,是骡子是马,只要到了涿鹿山,就清楚了。”

李定国在一旁总算听明白了,这位知州大人是在质疑山里的粮食产量,心下不免有些不快,不过他性子沉稳,脸上丝毫不动声色,反正粮食就堆在那里,到了一看便知。

他也不辩驳,只询问道,“那咱们就不进州府,今晚在东八里堡过夜,明晨前往涿鹿集,如何?”

“你安排便好。”贺文瑞应道。

再看周承允,只见他挥挥手,示意李定国如此安排便是。

。。。。。。

“郑公子,我们这就走了。”涿鹿集外,乌力罕正在和志文道别。

这次带队迎送难民的是他,本来一大清早就能开拔的,只是难民不像军队,终究没那么好使,乱哄哄地闹了好一阵,都快正午了,方才顶着烈日,前前后后地朝山里进发。

而且队伍拉得也太长了,最前端的,在蒙人骑兵的带领下,已经消失在群山中看不见了,乌力罕他们这些最后压阵的,才刚刚准备启程。

尚小成皱着眉头看向难民大队,磨磨蹭蹭的样子让他很是不满,嘴里嘟嘟囔囔说道,“这帮家伙真是惫懒,要是咱们自己人,早看不见人影了。”

“你要是像他们一样饿上好几个月,也好不到哪儿去。”志文笑骂,这是他回到涿鹿集后招募的第三批难民,早见怪不怪了,这些人饿得皮包骨头,没多少体力,又没经过训练,指望他们像战队一般令行禁止,就太不现实了。

尚小成显然想到了自己在河西逃难时,尚未遇到志文的日子,悻悻地闭了嘴。

“乌力罕大哥,那就辛苦你跑一趟了。”志文向乌力罕拱手作别,“这些人也不用过于催逼,慢慢走就是,不过,若真有那刺头,该怎么教训就怎么教训。”

“是,郑公子。”乌力罕话不多,翻身上马而去,实际上他汉话会的还不多,想要多说几句也是无从谈起,说蒙语吧,志文倒是听得懂,但周围汉人居多,总感觉怪怪的,干脆就不说了。

随着他的离去,空中本就弥漫着不少扬尘的路上,又腾起了几道滚滚的黄土烟尘,志文急忙将围住脖子的布条拉上,遮住口鼻,这个时代的道路就是这样,哪怕修得再好,人一多,马蹄再这么一踏,都是尘土飞扬,更何况是这种进山的小路。

“郑公子,郑公子!”志文正带着几个商社中人目送难民们离开,一个账房匆匆从集镇方向跑过来,人还未到,就大声喊道。

不等志文等人作何反应,账房气喘吁吁地接着喊道,“快,快回商社,咱们的骑队回来了。”

“不是说晚上才到么?”志文转身,李定国他们即将抵达的消息,是马二传回来的,原本估计是今晚能到,没想到提前了。

“咦,老张,你这神色不对哦,怎么慌里慌张的,出什么事儿了?”尚小成虽然号称“小可旺”,勇力过人,但他可不像孙可旺那么莽撞,心思细腻多了,就连志文没心思注意到到细节,都被他发现了。

第435章 拜见知州大人

“对啊,老张,是不是出事儿了?”听了尚小成的话,志文这才察觉到账房的不对劲儿,即便是李定国他们回来了,也用不着他气喘吁吁地跑来报信儿,就算加上周承允,也都是自己人,怎会如此慌张。

被称作老张的账房神秘兮兮地将嘴凑到志文耳旁,“知州大老爷来了,周公子让我来叫你等快去拜见。”

这。。。这确实大出志文的意料,他实在没想到,堂堂一个知州,到了保安,不忙着去州府上任,反而巴巴地跑到涿鹿集这种穷乡僻壤来了。

这边厢志文还在发呆,那边厢听到账房话的尚小成已经跑起来了,他这一跑,其他几个队员,不管听没听到的,都跟着跑了,他们来镇子外送行,并未骑马。

志文无奈,这就是官啊,小民视之为青天的官,一听知州大老爷来了,这个时代的人,恐怕大都镇定不下来。

罢了,自己也跑吧,志文可不想特立独行引人注意,再说,跑也是一种态度,现在与耿巡抚一系的人已经算初步结盟,送人头这么大的事儿都做了,跑几步表示一下也未尝不可,要是不跑,远远落后的话,没准这知州大人还会有什么想法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