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有虞氏的起源 > 第十八章(第2页)

第十八章(第2页)

如此一来,宰相大权经过了一次微妙的划分,原来尚书令封德彝名义上是宰相,但大将军执礼以‘领录尚书事’之名‘窃取’了宰相之实,大将军府权力凌驾在尚书省之上。没了‘领录尚书事’,成了三人‘参录尚书事’,这样朱执礼、封德彝、赵秉谦三人都有了宰相之实,都可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行使相权。更微妙的是,他们三人都可对朝政提出看法,但谁在名义上都无法对一件事独断专行,最后的决定权便转到了皇帝李宪手中。

所以,如果三人对一件事有了分歧,皇帝的抉择就尤为重要;反过来皇帝对一件事发表意见,三人若想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无疑会顺从皇帝。这样,君臣之间就失衡了,臣子之间的缝隙会为皇权的生长提供空间,并且随着皇权不断地壮大,会使臣子之间的缝隙日渐加深,最终将臣子引向一个无尽深渊——党争!

朝中有识之士已经看出其中弊端,王衡就是其中一个,他知道皇帝的任何一道旨意无论下发给谁都会引起其余二者的不满,他身为中书通事舍人,是君臣之间沟通的桥梁,他每一次传达诏令或是转递奏疏都会在君臣或臣子之间造成不小的影响。

李宪偏爱赵秉谦,每次命王衡传达旨意都会吩咐这么一句:“此事就交由赵秉谦办吧!”时间久了,干脆不直接点名,王衡会意直接将圣意传达给赵秉谦。

可这次王衡竟问出要传旨给谁的话来,莫不是昏了头?李宪心中不悦,脸上很难看,这王衡往日不是挺机灵的嘛,今是怎么了,莫不是吃错药了?

“还能是谁?”李宪似问非问,似答非答。

“陛下,臣有事要奏!”王衡一脸严肃道。

“奏来!”李宪语气有些冷,旁人都听得出是生气了,心里不禁为王衡捏了把汗。

“陛下命朱执礼、封德彝、赵秉谦三人参录尚书事,三人同为辅政大臣,具有宰相之实,明面上无事不统,实际上权责不明。陛下下旨只叫赵秉谦一人去办,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臣恐时长日久于他不利!”

“说完了?”李宪问道。

“回陛下,没有!臣以为朱、封、张三人应划定执掌,各管一面,如此才是长久之道。

“够了,你懂的什么,似是而非。大将军重病在身,封德彝统领六部,事务繁巨,这点小事也要劳烦他们吗?赵秉谦刚坐到宰辅之位,多做些事岂不是应该的?”李宪忍着怒气冷冷说道。

“陛下,臣只是担心…”

“杞人忧天!”李宪打断王衡,语气已经硬了几分,脸上也挂满了恼怒之色。王衡见状,知道自己的谏语李宪是听不进去了,继续坚持的话反而触动他的逆鳞,只好乖乖领命。

王衡的话不无道理,三位宰辅看似事无不总,实际权责不明,虽有利李宪集权,但时间一长,必然导三人互相攻讦,党同伐异。

“王衡,你敢犯颜直谏,衷心可嘉。朕要赏你点什么!”

众人皆是一愣,难怪说伴君如伴虎,君主喜怒无常,臣子如何摸得准他的脉。

“臣侍君以忠,微臣不敢受赏!”王衡辞道。

“不赏如何劝来者,不过现在朕还不能告诉你赏你什么。”李宪卖了个关子。“你再传一道旨意,每月三旬由三位辅臣轮流主持政务,若平常细务可自行决断,如遇大事,则三人共同商量。”

说的真巧,何为细务,何为大事,三位辅臣有多少事可以自行决断,有多少事有需要共同商议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