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生物,这个还是背书吧,这个考的应该都会是书上的,以不变应万变。”
“化学,和物理一样,光背书是不可能学会做题的,这两科对我来说是绝对弱项,该怎么学呢……”
想到自己物理课上的测试只有五分,他一下子变得头大如斗。
“如果这两科和数学一样好学就好了……”他嘟囔着,忽然眼前一亮,“对啊,理科都是相通的,我怎么学的数学,就怎么去学物理和化学不就好了?”
而他学好数学的关键,是靠着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题型法。
也就是将所有题,划分成几个不同的题型,而每个题型的解题套路,都是固定的。
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一道题的解题套路,就能掌握一类题。
他总结了一下:
1。语文和生物,背书。
2。英语,做题,并背诵题里不会的单词。
3。物理和化学,题型法。
确定好学习策略后,他在白纸上写出了学习计划表。
现在是12:25。
12:30-13:30,背古诗文
13:30-14:30,背古文翻译
14:30-16:30,做物理题
16:30-18:30,背生物书
18:30-20:30,做英语题
20:30-22:30,做化学题
……
循环下去。
明天也按照这样的时间。
做好计划表后,他拿出了语文必修一,开始背高考考纲的64篇古诗文。
而有了学习计划后,他也不再迷茫,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的学习计划。
教室里,走廊里,楼梯上,操场上,宿舍里,食堂里……
所有人都在背书做题,无一例外。
为了成绩,更为了活命。
12:30开始的这一小时里,陈献将所有短的诗文都背了下来,一共31篇。
这31篇里,有的是非常短的古诗,只有四句,有的是家喻户晓的,依靠一些微薄的印象,他背得差不多了。
但是所有背诵的东西都有个共通的问题,就是背了会忘,他没有办法避免人类的遗忘特性,只能重复记忆,所以他晚上还会再背一遍。
13:30。
之后,他拿出了古文翻译。
接下来的这一个小时里,他将所有古文的大概意思看了几遍。
哪怕有个印象,这对他很重要。
14:30。
他拿出了物理练习册,开始参考着答案做专题。
以他的水平,根本做不了综合题。
这两个小时里,他主要做了力学专题,简单涉猎了一点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