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诸天纪人物 > 第17章 太玄之秘 蝌蚪真文(第1页)

第17章 太玄之秘 蝌蚪真文(第1页)

任督二脉贯通,带来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林越只觉身心剔透,仿佛卸下了无形的枷锁,体内磅礴的内力如臂指使,意动即发,再无半分滞涩。精神感知愈发敏锐,思虑清明,记忆力、推演能力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甚至能隐隐察觉到自身生命磁场与外界环境能量那细微的互动与交换。呼吸之间,天地能量自发滋养肉身,淬炼内力,使得他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缓慢增长。这种对自身精准掌控、与天地隐隐连通的感觉,远比单纯的力量增长更令人沉醉,那是一种生命层次的提升,是真正迈向超凡脱俗的第一步。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迅速传遍侠客岛。两位岛主亲自确认后,更是感慨万千,视林越为千年不遇的武学奇才,待他愈发平等甚至带有一丝探究的敬意。岛上那些原本因他年轻而略有轻视的武者们闻讯,无不惊叹骇然,再看向林越时,目光中已充满了敬畏与好奇。同时,他们对林越那“海外无极门”的“《无极金身》”更是充满了无限遐想——究竟是何等神奇的炼体秘法,才能在短短两个月内打下如此匪夷所思的根基,造就如此恐怖的修炼速度?甚至有人暗自猜测,那“无极金身”恐怕是直指肉身成圣的无上法门,远非寻常横练功夫可比。

面对众人的惊叹与好奇,林越依旧保持谦逊,将主要原因归咎于“师门打熬体魄之法特异,基础打得牢靠些”,并再次分享了部分关于“凝练气血”、“易筋锻骨”的粗浅法门,实则是根据现代运动科学、营养学和人体力学优化的一些基础锻炼技巧,更是坐实了他身负绝世传承的形象,引得岛上掀起一阵打熬身体、夯实基础的热潮。

但他心知肚明,超人体质的根基和陨石能量的滋养才是关键。而此刻,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已投向了那最后一窟,那蕴含着侠客岛最终奥秘,也是他此行的终极目标之一——“白首太玄经”。

调整数日,彻底稳固了全新境界,将暴涨的内力与精神力量完美掌控后,林越在龙木二位岛主以及几位岛上最强修者复杂目光的注视下,再次踏入了武窟最深处。这一次,他的心态已然不同,带着一丝探究本源的好奇与自信。

“白首太玄经”洞窟。其名已道尽艰辛,白发苍苍亦难解其玄奥。

踏入此窟,一股更加古老、苍茫、仿佛直达武道本源的气息扑面而来,比之“谁能书阁下”洞窟更甚。洞窟异常宽敞,足有半个足球场大小,却显得格外空旷。四壁并非普通的岩石,而是一种泛着淡淡青黑色光泽、触手冰凉坚硬的特殊石材,似乎能更好地承载和某种能量。石壁之上,没有复杂的人体图谱,没有繁琐的招式分解,更没有密密麻麻的文字注解。

有的,只是无数密密麻麻、大大小小、形态各异、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蝌蚪文!

这些蝌蚪文并非静止刻印,仔细看去,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在缓缓流动、蜿蜒游动,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灵动韵律与生命气息。它们看似杂乱无章地布满了整面巨大的石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毫无规律可言,却又隐隐构成一个极其复杂、无比玄妙的整体,仿佛星空图谱,又似大道轨迹。凝视久了,甚至会让人产生眩晕之感,心神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进去。

窟内人数更少,加上龙木二位岛主,也不过五指之数。他们无一例外地紧锁眉头,或死死盯着某一片蝌蚪文,手指在空中无意识地比划,试图临摹其轨迹;或闭目苦思,口中喃喃自语,推敲着某个蝌蚪文可能与某部古籍中某个失传文字的对应关系;或激烈而低声地争论着某个笔划的走向究竟代表何种运气法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焦灼、困惑、却又无比执着的气氛。

“荒谬!此字笔锋内敛,圆润含蓄,必是‘天’字古篆变体!气当起于百会,贯通天顶,接引天地灵气!”

“依老夫之见,此乃‘水’字象形,你看其尾部蜿蜒之势,分明是水流下行之态!内力当走足少阴肾经,如泉涌出,滋润周身!”

“非也非也!观其神韵,灵动跳跃,倏忽往来,当是轻身提纵之术的关键!需气贯涌泉,身随意动!”

“尔等皆误!此分明是一套失传剑法的招式图解!需以意念催动剑气,化无形为有形!看此处转折,分明是剑尖颤动的轨迹!”

争论之声虽低,却显露出众人内心的焦灼与迷茫。他们陷入了知识的迷宫,试图用已有的文字学问、武学经验去破解这超乎文字之上的奥秘,执着于每一个“蝌蚪”的“含义”,反而离真相越来越远,如同盲人摸象,各执一词。龙木二位岛主虽修为最高,见识最广,却也未能超脱此窠臼,时而参与争论,时而独自冥思,眉头越皱越紧。

林越静静站立于石壁前,目光缓缓扫过那浩瀚如星海的蝌蚪文,心中亦是震撼。即便以他如今贯通任督的修为和经过强化的精神力量,凝视这片石壁仍感到有些吃力,那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和某种精神层面的压迫感实在太过庞大。他再次服下一颗NZT-48,并非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将自身的分析推演能力提升至巅峰,以应对这最终的挑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药效生效,世界再次变得无比清晰透彻,思维的运转速度突破了某个极限。他首先尝试用NZT的超强模式识别和能力去分析这些蝌蚪文。

无数数据流在他意识空间中闪过:笔划轨迹分析、拓扑结构比对、概率统计模型、与已知所有古文字符号——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乃至一些早已失传的少数民族文字的关联度计算、动态模拟推演……NZT能帮他清晰地记住每一个蝌蚪文的细微特征,甚至能模拟出它们无数种可能的组合方式,推演出成千上万种可能的内力运行路线,每一种都似乎能自圆其说,蕴含着某种武学道理。

但很快,那种熟悉的“隔阂感”再次出现,而且比在“谁能书阁下”洞窟时强烈十倍!NZT推演的无数种可能,似乎都有道理,又似乎都不得要领。它无法告诉他,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哪一种才蕴含着那统御万武的“神”。它解开了万千“术”的谜题,却对最核心的“道”无能为力。甚至因为推演出的可能性太多,反而让人更加无所适从。

“果然不行…”林越心中暗叹,并未感到太多失望,反而有种果然如此的了然,“太玄经的奥秘,远超越单纯的‘术’与‘数’。它更接近于‘道’,需要的是心灵的共鸣与直觉的感悟,而非逻辑的解构。用解析‘形’的方法去追求‘神’,无异于缘木求鱼。”

他回想起原着,回想起“所知障”的寓意。这些绝顶高手们,正是被自身浩如烟海的武学知识和文字认知所束缚,无法跳出框架,才数十年困守于此。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决定——彻底放弃“解读”这些蝌蚪文!

他不再把它们当作文字或符号,不再去思考它们“是什么意思”,而是将其视为——流动的能量轨迹,是天地法则的自然显化,是武道意志的直接流露!是“动”本身,而非“动”所代表的含义!

他放空思绪,摒除杂念,不再去思考任何文字含义,不再去记忆任何具体形状,只是单纯地、用心地去“看”,去“感受”整面石壁,感受那些“蝌蚪”游动的韵律、节奏、以及它们整体所构成的那种宏大、玄奥、生生不息的“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