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觉得好,拿这个送人不丢人。
可此刻闻言他的脸有点燥热。
他买的油一定不是出自什么汉中的野油茶,一定是来自这里,他坚信。
“果然是奸商啊!”
“徐老爷,长安的油茶好多是小树,不过却是一年比一年多了,衙门给了方便,现在有钱的都去承包山地了!”
“承包?”
“嗯,承包,知府老爷让大户承包山地,我娘在今年开春就去种过茶籽,我去年就是靠我娘干活的钱活下来的!”
“大户这么好?”
“大户不好,他们是狗大户,但我们知府老爷好,给了大户五十年的承包权,他们也就是前几年亏,现在都赚钱了!”
徐霞客看了看远处,他觉得郭三郎说的对。
大户可不会赔本赚吆喝,不赚钱的活儿他们是不会干的。
可一想到五十年,徐霞客又觉得不妥当。
一个知府能当五十年么?
说是承包,那五十年后这山地是谁的呢?
其实大户也这么想,他们一点都不傻。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们其实都在装傻,他们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一旦余令调离,等下一个知府到来,这个山可能就是他们的。
当初看着是败在余令的“官威”之下,回到家里不知道怎么笑呢?
当初那一批大户是多么的支持余令,现在就多么的希望余令离开。
他们想把这些弄成自己家的,等小树长大,坐在家里就能赚钱。
除了前三年是亏本的,如今已经开始赚钱了。
徐霞客本身就是有钱人,他在知道这个承包权之后立刻就能想到这一点。
不过他比眼前这小子想得更多,也更远。
承包山地需要人干活,干活就得给人钱,如此就能养活一批人,这是惠民的好政策。
这郭三郎不就是靠着这个活下来的么?
徐霞客认为这是好法子,可这个法子眼光太短了。
真要让他来说一个更好的,他又想不出来。
“知府是余令余大人对吧?”
“嗯,余大人是真的青天大老爷,你看,我一个小子都懂衙门要做什么,知府老爷说我们也是监督的一员呢!”
“监督?”
“对啊,监督,现在的政令是会贴在城门口的,说书人每次说书前都必须把政令讲一遍,是什么,做什么,为了什么……”
“如收多少税,为什么收税,按亩来算是多少钱……”
徐霞客一愣,忽然笑了起来。
他觉得这个余大人好有趣,光凭这一点,他对没见过的余令都心生好感,这是一个办实事的官员。
“别的县也是这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