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可不是在挑刺,形式主义……
用戚金老将军的话来说,掌握权力的那群人是在利用朝廷的制度挑人,挑出能“懂规矩”的人。
浙党官员为什么可以有那么大的权力。
因为他们御史多,御史是制度的维护者,他们掌握了话语权。
你对或错是由制度来决定的,他们可以左右制度对你的惩戒力度。
在这种环境下,敢说实话的人就少了。
不说话的就是懂规矩的人。
你若有雄心壮志,内阁在看着你,御史在看着你。。。。。
你说的对他们不好的话不是在针对他一个人,而是你一个人在面对他们创造出来的秩序。
也就是群体意志。
官员管这个叫做“识大体”!
武宗常年不上朝,嘉靖三十年不临朝,万历甚至不开早朝,不是因为皇帝在醉生梦死、
因为只要坐在那里就进入了臣子编织的大网,群臣的必胜法宝就是祖制。
这套制度还不能废除,废除了问题更大。
进了宫城,虽然天依旧没亮透,可在一盏盏宫灯下视野比在城外开阔多了。。。。。
余令看到了远处的苏怀瑾,看到了人群里不前不后的吴墨阳,也看到了走在最前面的叶向高。
看了一圈没看到凉凉君。
望着使劲眨眼使眼色的苏怀瑾,余令觉得自己好像走错了。
拉了一把走在前面的孙承宗,见他回头余令赶紧道:
“孙大人现在担任何职?”
孙承宗也没想到余令会在他身后,见到余令他惊讶的嘴巴都张开了!
这余令跟在自己后面去上朝。
“暂代兵部尚书一职!”
孙承宗在新皇帝登基后就不是左庶子了,群臣推荐,他代替年老无能的兵部尚书崔景荣主持军务。
“啊,那你的官服怎么没换?”
“我暂代,暂代啊!”
“丢人丢大了!”
见余令在找自己的位置,孙承宗无奈道:
“昨日凉凉君去寻你了,就是想告诉你这些,谁料你进宫了!”
“别啰嗦了,告诉我该去何处,改日我请教你洗澡!”
“那边!”
“京官?”
“可不是,你不是京官是什么,快去吧,御史盯着你了,快些去,趁现在天还没亮透,他们看不清……”
话没说完,余令就跑了。
“让让,不好意,不好意思……”
余令的话很客气,甚至都弯腰了,可还没找到自己的位置,冷言冷语就来了,言辞颇为不善。
“呦,余大人,状元郎,不知道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