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主人最爱的10本穿搭书
为什么你读了很多书却没有用?
关注
官网:女神进化论的官方网站
微博:寺主人_进化论的微博
这两天,密歇根小姐事件不断发酵,让我特别想写一篇文章给我未来的女儿。
23岁的华裔女孩全安琪当选2016年「密歇根州小姐」,这是该奖项第一次由亚裔当选。她将代表密歇根州参加「美利坚小姐」比赛。而她的外貌则遭受了网络舆论的群起攻击。
「老外审美有问题吧!」
「这么丑我也能去了。」
还有更多更恶毒的咒骂的词汇,仿佛一时间这个北京出生的姑娘抢了所有评论者的冠军头衔似的。而对抛开那不符合「大众审美」的外貌以外,她整个人的综合素质却完全置之不理。
不仅仅是国内舆论在嘲讽她「丑」,国外的舆论也有很大比例是这样的,并且负面评价除了她的长相以外,还有肤色及文化背景。
221
被扭曲的审美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维多利亚的秘密的模特臀部事件?广告方为了让模特「更好看」而P掉了一半的臀部。
不仅仅是维多利亚的秘密,所有的广告都是经过了大量人为操作:
一个满脸青春痘的普通女孩,经过数小时的化妆:
无数拍摄和修图:
最后进入大众视野:
短片的最后是一句:「怪不得我们的审美会被扭曲。」
我们不停被各种各样的广告洗脑:
广告不是在教我们如何爱自己,而是在教我们如何恨自己,通过塑造这种恐慌感,让你去买更多的东西。
这样的广告铺天盖地,多到躲都躲不开。
被放大的丑
正因为这些被扭曲的审美,每个人在看镜子里的自己或者在看自己的照片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丑。
「我的脸太大了!」,「我的鼻子太塌了!」,「我的腿太粗了!」
我自己也一度陷入了这种境况,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看,黑眼圈,有雀斑,皮肤发黄。。。
因为黑眼圈,我习惯终日架着一副粗黑框眼镜儿进行遮挡,拿掉眼镜就会觉得非常没有安全感。
很多女孩觉得自己的脸大,也终日把自己藏在一堆头发后面,驼着背,不愿意站在镜头前,满满都是自卑感。
现在又托整形行业的福,太阳穴不饱满,眼窝凹陷,鼻小柱过短。。。一波又一波的词汇洗刷着我们的审美观。
我们觉得自己越来越丑,越来越不自信,越不自信就越丑。
所以以后需要进化到全民整容,每个人都经历一遍千刀万剐,并且都按照一个标准脸来才行吗?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他的社会研究《身体容貌被赋予的价值变化》中的调查显示:
妇女们在社会空间中占据的位置越高,她们倾向于为身体的不同部位打的分数就越高,自认为容貌中等以下的人越少。
或许随着经济发展,无论是总体还是个体,才能带来些许的身体身体自信吧。
被「统一」的美
不仅仅是夸大的身体部位「缺陷」,在这样一个有67048万女性的国家里,似乎公众对美的定义居然只有一张脸:
符合三庭五眼,大眼睛,「欧双」,高鼻梁,嘟嘟唇,膨起来的苹果肌,磨得发白连毛孔都看不见的锥子脸。
在这个标准下,涌现出了一批「审美警察」,他们会出现在任何一个在网络上爆照的女孩的评论区,用各种恶毒的词汇攻击不符合所谓「大众审美」的人。
说不定这些人还可能喊过「中国的教育把我们都教育成了没有个性的人了!」,然后自己却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另外,当这些人在攻击他人长相的时候,更多可能是把对自己长相的不自信的怨气一起甩了出来,变成了一种丑陋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