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你玩儿‘硬’的了,咱玩儿‘阴’的。”
他拍了拍手上的土。
忙活到下午,他才零零星星地套住了一只野鸡和两只瘦小的兔子。
“……也行。”
徐军苦笑。
这点东西,卖不了几个钱,但给工地上加个菜,还是够的。
不能上山都满载而归,这才是常态。
他没有再耽搁,拎着这点“寒酸”的收获,下了山。
……
第二天,靠山屯,晴。
这是个“起地基”的好日子。
徐军没有再提钱的事,他兜里那四百多块的“底钱”,足够先把“架子”拉起来!
天不亮,老支书杨树林就亲自出马,赶着村里那辆“大轱辘”胶皮车,带着徐军,直奔镇上的“红旗机械厂”砖窑。
当那盖着红章的“领料单”递进去时,砖窑的场长——一个满脸黑灰、却认识李科长的中年人,对徐军的态度是前所未有的热情。
“哎呦!是徐师傅啊!李科长都打过招呼了!”
“五千块青砖,两千片瓦,十袋洋灰!一样不少!给您装最好的!”
“咕噜咕噜……”
当那满满两大车、码得整整齐齐的青砖,和一车青瓦、洋灰,被拉回靠山屯,卸在那片新划的宅基地上时,整个屯子再次“失声”了。
村民们围在那堆积如山、泛着青光的“砖山”旁,一个个伸手摸了又摸,那眼神,比看到两百斤野猪还要震撼!
“砖……真是砖啊!”
“这得多少钱……这徐军,是真把‘金山’搬回来了啊!”
李兰香站在“砖山”旁,手都在抖。
她看着丈夫,满眼的骄傲。
赵大山和他表弟赵大壮,则远远地躲在老槐树下,那脸色,比砖窑里的黑灰还难看。
“表……表哥……他真拉回来了……”
“拉回来又咋样!”
赵大山阴沉着脸,“没有‘大工’,这就是一堆废砖!我倒要看看,他徐军能把这砖给‘供’起来不成!”
“开工!”
徐军可不管那些。
他一声令下,王铁柱、二愣子……十几个拿了“天价”工钱的汉子,嗷嗷叫着就扑了上去!
56。石龙抬头
钱大爷和刘大伯也换上了“家伙事儿”,精神抖擞地开始指挥“和灰”。
工地上,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