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夫妻进城
胶皮大车的“咕噜”声,在清晨微凉的薄雾中,显得格外清晰。
她紧紧抓着身下颠簸的木板车辕,另一只手则死死地揣在兜里,握着那个用手绢包了三层、装着家里“全部家当”(三十多块钱)的布包,手心里全是汗。
她偷偷地看了一眼身边赶车的男人。
徐军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虽然带补丁,但干净利落),腰杆挺得笔直。
“军哥……”她忍不住小声喊。
“嗯?”
徐军目视前方,声音沉稳。
“咱……咱拉这么多肉去,万一……万一被当成‘投机倒把’给抓了咋办?”李兰香小脸发白,这才是她最担心的事。
80年代年,虽然政策的口子松了点,但“投机倒把”还是个能把人吓死的大帽子。他们这可不是几斤山货,这是足足一百多斤的“大货”!
徐军笑了。
他转过头,看着妻子紧张得发白的小脸,柔声道:“傻丫头,怕啥?”
他压低了声音:“第一,咱这是野猪肉,是山货,不是从国营肉铺倒腾出来的‘计划肉’。第二,咱不摆摊,咱直接找买家。咱这是……‘支援’饭店经营。”
他特意用了个“支援”的词,李兰香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徐军继续道:“第三,【狩】精通,我能打回来第一头,就能打回来第二头。咱是凭本事吃饭,谁也说不出‘不’字。你把心放肚子里,今天,你就是咱家的‘老板娘’,负责收钱。”
“老板娘……”
李兰香在嘴里念叨着这个词儿,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心里那点害怕,竟真的被这股子又羞又甜的劲儿给冲淡了不少。
骡车颠簸着,终于在日头升起时,驶入了永安镇的土路。
镇上,已经热闹了起来。
供销社的大喇叭正放着《在希望的田野上》,粮站门口已经有人推着独轮车在排队交公粮。
国营饭店的伙计正“哗啦”一下卸下门板,一股子热腾腾的包子味儿飘了出来。
穿着灰色、蓝色“的确良”褂子的干部骑着“永久”牌自行车,“叮铃铃”地按着铃铛,从骡车旁一晃而过,溅起一片尘土。
李兰香紧张地抓紧了徐军的胳膊,看啥都觉得新鲜,又看啥都觉得害怕。
徐军没在主街停留,他赶着车,轻车熟路地绕到了镇子南头,拐进了“老何记”饭馆后面的那条偏僻小巷。
他把车停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土墙拐角,对李兰香说:“兰香,你在这儿看着车,别下来。我去叫人。”
“哎!俺晓得!”
李兰香用力点头,紧张地攥紧了衣角。
徐军跳下车,走到那扇熟悉的后门前,有节奏地敲了三下。
“谁啊?大清早的!”
门“吱呀”一声开了,还是那个系着油腻围裙、身材微胖的何老板。
他一看到徐军,眼睛顿时就亮了,态度比上次热情了不知多少倍。
“哎呦!徐军兄弟!可算把你给盼来了!”
他一把将徐军拉进后院,又是递烟又是倒茶,“听说你前两天又打着大家伙了?镇上都传遍了!”
“何老板消息灵通啊。”徐军笑了笑,没接他递的烟,“今天没空喝茶,我给你带了点‘硬货’,就怕你这小店吃不下。”
“嗨!兄弟你这就见外了!”何老板一听有货,更是兴奋,“啥好东西?狍子?麂子?你尽管拉来,老哥我照单全收!”
“都不是。”
徐军摇摇头,指了指巷子口,“是头黑的。一百五六十斤的肉,外加全套下水和刚灌的血肠。何老板,你吃得下吗?”
“啥?!”
何老板手里的茶缸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茶水洒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