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过路人看见,都说小军欺人不公。
小军难违众论,只得将上等货物,下等货物,各携一半而去。
二人看罢,又朝前进,只见那边又有一个农人买物。
原来物已买妥,将银付过,携了货物要去。
那卖货的接过银子仔细一看,用戥秤了一秤。
连忙上前道“老兄慢走。银子平水都错了!
“此地向来买卖都是大市中等银色,今老兄既将上等银子付我,自应将色扣去。
“刚才小弟秤了一秤,不但银水未扣,而且戥头过高。
“此等平色小事,老兄有余之家,原不在此。
“但小弟受之无因。请照例扣去。”
农人道“些须银色小事,何必锱铢较量?
“既有多余,容小弟他日奉买宝货,再来扣除,也是一样。”
说罢,又要走。
卖货人拦住道“这如何使得!去岁有位老兄照顾小弟,也将多余银子存在我处。
“留言后来买货再算。
“谁知至今不见,各处寻他,无从归还。
“岂非让小弟欠了来生债么?
“今老兄又要如此。
“倘老兄一去不来,到了来生,小弟变驴变马,归还先前那位老兄,业已尽够一忙。
“那里还有工夫再还老兄,岂非下一世又要变驴变马归结老兄?
“据小弟愚见,与其日后买物再算,何不就在今日?
“况多余若干,日子久了,倒恐难记。”
彼此推让许久,农人只得将货拿了两样,作抵此银而去。
卖货人仍口口声声只说“银多货少,过于偏枯”。
奈农人业已去远,无可如何。
忽见有个乞丐走过。
卖货人自言自语道“这个花子只怕就是讨人便宜的后身,所以今生有这报应。”
一面说著,却将多余平色,用戥秤出,尽付乞丐而去。
张保看够多时,开言道“如此看来,这几个交易光景,岂非‘好让不争’一幅行乐图么?我们还打听甚么!且到前面再去畅游,如此美地,领略领略风景,广广识见,也是好的。”
众人就要前行,还没有起步,就看到路旁走过两个老者,都是鹤发童颜,满面春风,举止大雅。
张保等人看罢,知道他们非下等之人,忙侍立一旁。
几人登时拱手见礼,问了名姓。
原来这两个老者都姓武,乃同胞弟兄。一名武之和,一名武之祥。
张保道“不意二位老丈都是先秦王室之后,失敬,失敬!”
武之和道“请教诸位贵乡何处?来此有何贵干?”
少十一公代众人将乡贯来意说了。
武之祥躬身道“原来诸位都是来自贵邦天朝!小子向闻天朝乃圣人之国,各位大贤荣列胶庠,为天朝清贵,今得幸遇,尤其难得,不知驾到,有失迎迓,尚求海涵!”
听到胶庠二字,麦公明悄悄地对麦轲表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