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官途青云志 > 第3章 洪流中的选择(第2页)

第3章 洪流中的选择(第2页)

挂断电话,他看见苏晓棠正在给孩子们分发热牛奶。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不肯喝,非要先把牛奶给救我们的叔叔。路远突然觉得眼眶发热,转身走进雨幕。

粮库后的树林里,几个黑影正往面包车上搬东西。路远躲在树干后,手机录像功能无声地工作着。车灯照亮了一张熟悉的脸——杨富贵的司机小李,正把印有救灾专用的帐篷递给商贩模样的人。

杨镇说了,先处理容易查的。司机点着钞票,食品留着,县里检查要做样子。。。。。。

路远攥紧手机。录像证据足够清晰,但杨富贵现在生死不明,而他的靠山——那个财政厅副厅长还在位。正犹豫间,背后传来枯枝断裂的轻响。

拍得挺清楚嘛。郑卫国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雨衣下的西装依然笔挺,小路,基层有句话——有些事看见了也要装看不见。

路远沉默地把手机塞回口袋。郑卫国露出满意的微笑,转身时却听见年轻人说:郑书记,79年您在哪个部队?

高炮旅,怎么了?

老徐说,当年他们连在黄连山断粮三天,是后方高炮旅冒死空投补给。路远直视上司的眼睛,您教我的,有时候得先活下来才能做事。但有些事,活着不做就再没机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郑卫国深深看了他一眼,消失在雨幕中。路远连夜把视频拷贝三份,一份寄县纪委,一份藏进老徐的党员证夹层,最后一份用防水袋密封,埋在了镇政府那棵老槐树下。

---

洪水退去的第七天,县里来了调查组。路远带着他们走访受灾群众时,省报的采访车也到了。记者小林是刚毕业的小姑娘,对着断壁残垣拍个不停。

听说您救了十七个人?小林眼睛亮晶晶的,省里正在找抗洪典型呢!

路远正给调查组指认被冲毁的河堤,闻言摇头:都是党员群众一起救的。他踢开碎石,露出下面崭新的钢筋断面——本该有手臂粗的钢筋,实际只有筷子粗细。

调查组王组长蹲下身,用指甲刮了刮钢筋截面:这是镀锌的,里面是空心的。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路远,杨富贵同志。。。。。。还没找到?

路远尚未回答,远处突然传来喧哗。苏晓棠带着学生给安置点送自制贺卡,孩子们围着调查组唱起《为了谁》。小林记者抓住机会连拍数张照片,其中一张恰好抓拍到路远弯腰接过贺卡的瞬间——他袖口磨破了,露出结痂的手腕;身后是半塌的教室,阳光透过云层照在他沾着泥浆的睫毛上。

当晚的紧急党委会上,郑卫国宣布县里决定由路远临时分管救灾物资。散会后,书记留下他单独谈话:周部长托我问你,还想回组织部吗?

路远愣住了。郑卫国从抽屉里取出封信,落款是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你在洪灾中的表现,有人写了内参。

回宿舍的路上,路远遇见了来送干净衣服的苏晓棠。月光下,他看见自己被洪水泡烂的衬衫,领口和袖口都细密地缝补过,针脚整齐得像排小小的誓言。

听老徐说你要走?苏晓棠的声音很轻。

路远望向远处正在清理淤泥的人群,老徐佝偻的身影在其中格外醒目。洪水带走了许多东西,却也冲出了某些被深埋的真相。

暂时不走了。他把叠好的衬衫抱在胸前,上面有阳光和皂角的香气,这里的事,还没完。

---

三天后的省报头版,路远救人的照片占了四分之一版面。标题是《新时代的脊梁》,内文提到他拒绝透露姓名。报纸被送到省委组织部周明康办公室时,这位以严厉着称的副部长盯着照片看了很久。

窗外,暴雨过后,梧桐树抽出嫩绿的新芽。周明康拿起红笔在报纸上画了个圈,对秘书说:通知清溪镇,下周一我要去调研抗灾重建。

秘书离开后,周明康从保险柜取出一份档案。扉页上路远的照片还是大学毕业时拍的,酒窝在严肃的表情下若隐若现。副部长用钢笔在评语栏补上一行字:经考验,政治品质过硬。

放下笔时,他望向墙上全省地图中清溪镇的位置,轻声自语:这小子,倒是个苗子。

喜欢官途:青云志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官途:青云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