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太平广记吕蒙 > 第314部分(第2页)

第314部分(第2页)

蒋凝

乾符中,蒋凝应宏(“宏”原作“宠”,据明抄本改)词。为赋止及四韵,遂白而去。

试官不之信,逼请所谓。凝以实告。既而比之诸公,凝有德色。试官叹息久之。顷刻之间,播于人口。或称之曰,白头花钿满面,不若徐妃半妆。(出《摭言》)

僖宗乾符中期,蒋凝考博学宏词科。作赋仅写四韵,请示试官要走。试官不相信,逼问他为什么?蒋凝以实话相告。说写完了。试官拿他的卷子同别人的比较,蒋凝感到自足,试官长时间叹息。蒋凝的赋很快被传诵。有人说,满头白花花的头发,不如淡妆的女子。

吴融

吴融字子华,广明中和间久负屈声。虽未擢第,同人率多执贽谒之,如先达。有王图者工词赋,投卷凡旬月。融既见之,殊不言图之臧否。但问图曰:“吏(明抄本”吏“作”向“。)曾得卢休信否?何坚卧不起?惜哉!融所得不如他。”休,图之中表,长于八韵,向与融同砚席,晚年抛废,归镜中别墅。(出《摭言》)

吴融字子华。僖宗广明、中和年间,长时间人们为他称屈。虽然没有考中,许多同代人执学生礼见他,待为师长。有一个叫王图的人,词赋写得工整,把自己的文章拿给吴融评阅。过了一段时间,王图去见吴融。吴融不谈文章好坏。直接问他:“你听到过关于卢休的消息吗?他为什么不求取功名,很可惜的。我的学问,其实不如卢休。”卢休和王图是表亲,擅长八韵诗,跟吴融是同窗。直至晚年仍不得志,住在镜中别墅。

卢光启

卢光启先人伏法,光启兄弟修饰赴举,谓亲知曰:此乃开荒也。然其立性周谨。著初举子一卷,即进取诸事,皆此类也。策名后,扬历台省,受知于租庸张浚。浚出征并汾,卢每致书疏,凡一事别为一幅。朝士至今斆之,盖重叠别纸,自光启始也。唐末举人,不问事行文艺,但勤于请谒,号曰精切,亦皆法于光启尔。其族弟汝弼尝为张浚出征判官,传檄四方,其略云:“致赤子之流离,自朱耶之版荡。”自谓人曰:“天生朱耶赤子,供我之笔也。”(出《北梦琐言》)

卢光启的父亲被处死。光启同他的弟弟隐姓埋名去应科举,跟亲近要好的人说,我们兄弟比如是去开荒。卢光启性格谨慎,做事周祥。著有《初举子》一卷。做什么事,文如其人。中第后,在省台(中央各官署)做官,知遇于租庸使张浚。张浚出征并州、汾州。卢光启每次写信,一件事写一张纸,被后来官员效仿。一张纸写一件事,始于卢光启。唐末举荐人才,先不问才学,而看他们对官长的态度,称为精切,也是跟卢光启学来的。他的堂弟卢汝弼,曾经做过张浚的出征判官。传檄四方(征讨词为檄),大略意思是:导致赤子流离失所,都是因为朱温这个奸逆所造成的。对人说过,老天生下朱温这个野种,是供我们作文章来骂的。

王彦昌

王彦昌太原人,家世簪冕,推于鼎甲。广明岁驾幸西蜀,敕赐及第。后为嗣薛王知柔判官。昭宗幸石门时,宰臣学士不及随驾,知柔以京兆尹权中书,事属近辅。表章继至,勤于批答。知柔以彦昌名闻,遂命权知学士。居半岁,出拜京兆尹,加左常侍大理卿。为寺胥所累,南迁。(出《摭言》)

太原人王彦昌,大族世家,官宦之孙。王氏世家以太原为首。僖宗广明年间,逃亡成都,赐给他进士学位。后来做薛知柔的判官。昭宗逃到石门时,大臣、学士们来不及跟随。

薛知柔以京兆尹(首都长官)署理中书省(代中书令)。职权近乎宰辅,来往文件特别多,批阅繁荣。薛知柔推荐王彦昌有名望,僖宗让他署理学士,协助薛知柔。半年后,升王彦昌为京北尹,又加衔左常侍、大理寺卿。后来受到大理寺的吏员牵连,贬官。

杜升

杜升父宣猷终宛陵。升有词藻。广明岁,苏导给事刺剑州,升为军卒。驾幸西蜀,例得召见。特敕赐绯。导寻入内庭,韦中令自翰长拜主文。升时已拜小谏,抗表乞就试,从之。

登第数日,有敕复前官并(“并”原作“拜”,据明抄本、陈校本改。)服色。议者荣之。

(出《摭言》)升自拾遗赐绯,却应举及第,又拾遗,时号著绯进士。(出《卢氏杂说》)

杜升的父亲杜宣猷死于宛陵。杜升善言词。广明年间,僖宗逃亡成都,苏导以给事中出任剑州刺史。杜升当时仅一小兵卒。按玄宗故例,由皇帝召见,并赐给绯衣(官服)任官内庭。韦中书令以翰林学士身份做主考,当时杜升已做谏官(拾遗为小谏)。上表请求参加科试,皇帝准许。中第几天后,皇帝命他复职,并仍赐给官服。人议以为光彩。杜升由拾遗赐绯,又去应考,又做拾遗。被称为着绯进士。

郑昌图

广明年中,凤翔副使郑侍郎昌图未及第前,尝自任以广度弘襟,不拘小节,出入游处,悉恣情焉。洎至舆论喧然,且欲罢举。其时同里有亲表家仆,自宋亳庄上至,告其主人云:“昨过洛京,于谷水店边,逢见二黄衣使人西来,某遂与同行。至华岳庙前,二黄衣使与某告别,相揖于店后面,谓某曰:”君家郎君应进士举无?“(”无“原作”元“,据明抄本、陈校本改。)仆曰:”我郎主官已高,诸郎君见修学次。“又问曰:”莫亲戚家儿郎应无?“曰:”有。“使人曰:”吾二人乃是今年送榜之使也,自泰山来到金天处,押(“押”原作“抑”,据明抄本改。)署其榜,子幸相遇。仆遂请窃窥其榜,使者曰:“不可,汝但记之。”遂画其地曰:此年状头姓,偏傍有“阝”,名两字,下一字在口中。榜尾之人姓,偏傍亦有此“阝”,名两字,下一字亦在口中。记之记之?“遂去。郑公亲表颇异其事,遂访岐副具话之。具勉以就试。昌图其年状头及第,榜尾邹希回也。姓名画点皆同。

(出《玉堂闲语》)

又咸通中,以进士车服僭差,不许乘马。时场中不减千人,谁势可热手,亦皆骑驴。或嘲之曰:今年敕下尽骑驴,短袖长鞦满九衢。清瘦儿郎犹自可,就中愁杀郑昌图。(相国魁伟甚,故有此句。出《摭言》)

广明年间,凤翔节度副使、侍郎郑昌图没有及第之前,自以为襟怀博大,不拘小节。游山玩水,纵情豪放。因之舆论大哗,自己也不准备参加科举。当时他表亲家的仆人从宋亳的庄上回来对主人说:“昨天经过洛阳,在谷水店边遇到两位黄衣使者从西来,跟我一起走。

到了华岳庙前,他们俩同我告别,互相作揖,告诉我说你们主人家有没有应试的?“我说:”我的主人官位已经很高,他的孩子正在读书。“黄衣使者又问。那么你主人亲属中有没有应举的?”我说有。那两人便告诉我,他们是今年送榜的,从泰山来,到金天去送榜,咱们有幸相遇。我就想私下看看榜,人家说不行。但是在地上划字,让我记住,今年状元姓的偏傍有个耳刀,名字是两字的,未一字在口里边。最后的一位进士,姓氏旁也是耳刀,也是两字的名,尾字也在口里。你好好记住,他们就走了。郑昌图的表亲很惊异,便把这件事告诉他,并鼓励他去应考。郑昌图果然中了状元,榜尾进士名叫邹希回,一点不差。

另外,咸通中期,认为进士们骑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