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荒凉的地方,想弄点好东西都难。
赵君泽模糊的记忆里,边关的条件不怎么样,下意识的,他就会想着。
若是这些东西,能种植在边关那片土地上,那该有多好。
目前赵君泽还想不到,这些作物真正厉害的地方。
最多就是跟这里的人一样,只觉得作物的产量惊人。
庞昱也不会主动的去告诉他们,只目前来说,还无法大规模的种植,太让人期待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俗话说的好,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过了端午就迎来了六月的日子,天气逐渐的热起来。
所有人都换上了薄款,庞昱觉得倒是还好,比起现代的温度,这古代简直凉爽!
特别是他当初在建房的时候,院子里没少种树,光是围墙那就是一片竹子。
还有一些个果树,近几年倒是别想长出果子来,但长势十分的喜人。
全村四千多人,这可都是劳动力啊。
地里能收获的东西不少,所以庞昱召集了全村的人。
之前打造的脱谷机,还有运送的独轮车,这会可都派上了用处。
年纪大的老人,虽然没办法下地干活,但帮忙递个水帮点小忙,还是可以的。
这次最先收获的是小麦,这东西可是好东西啊。
喜欢吃面食的,必不可少。
比起大米饭,这面食能更方便携带。
而且谁能拒绝一大碗的面条呢?
光是这小麦,桃源村就种了不少,为了赶着收获,全村的人都行动了起来。
那镰刀都快挥出火星子来了,大家都明白,必须赶在下雨前收获。
这干旱许久地方,下雨是好事,但若是要收获了下雨,那可就麻烦了。
一车又一车的麦穗被堆到了独轮车上,被人运送到其他地方。
哪怕是晒着日头辛苦,也没人喊一句苦一句的累。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谁不欢欣鼓舞,这可是粮食呢。
特别是庞昱早就将土地发放给了百姓,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之前的几年,都要按照庞昱来决定种啥。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桃源村的百姓对庞昱的信任,超越了对当地的官员。
别人只想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然后从他们身上刮下油水来。
谁能像庞昱这样的,一片田里只要他们两成。
看着好像庞昱没出什么力,就要两成的收获。
但种子是庞昱出的,耕牛也是庞昱出的,甚至是施肥的肥料,依然是庞昱出的。
两成的收获,那就是当换了这些东西的银子。
忙活了半个月的时间,小麦才算收获完毕,村子里的人交出了两成,还有八成留着给自己呢。
估摸着自己吃的小麦,剩下的小麦,村民基本上都卖给了庞昱。
庞昱也不占他们的便宜,就按照市场的价格,不过被村民拒绝了。
他们都清楚,庞昱是想把陈州的粮食价格打下来。
这要是收了侯爷目前的市场价格,那不是给侯爷添乱嘛。
村里的百姓,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
所以他们只要了一半的价钱,稍后他们又开始忙碌,这会其他的作物都一起成熟了。
忙不过来,真的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