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谨抱拳道:“因为一旦牵扯到贵族子弟的案件,往往错综复杂。难道刑部就不会胡来吗?万一弄出个错案出来,请问他们会怎么做?到头来背锅的不还是您吗!”
陈尧佐眉头一皱,意识到情况的确很有可能向杨宗谨说的方向发展。
杨宗谨见自己说词打动了陈尧佐,继续加大力度:“只有让整个案子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才能得到控制。该断就断,不会因为把案件移给别人,反而担心自己背锅。”
陈尧佐长吁了一口气,问道:“可是如果老夫把案子坚持拿过来,岂不是要两边都得罪人嘛。”
所谓的“两边”指的是吕夷简一方和王曾一方,他们都肯定会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到开封府头上。陈尧佐担心这样做,反而会让双方都看不惯他。
杨宗谨却道:“陈公只看到了他们,却忘了一个人。”
“谁?”
“当今陛下。”
“嗯?”
“据我在回来的路上听说薛公本来应该是知井州,却被陛下得知后知秦州。这说明陛下也在暗中关注这件事,正是考验你的时候,可不要给陛下留下不好的影响啊。”
“嗯!”
第五卷带来死亡的符咒第十八章说服府尹
陈尧佐被杨宗谨一番抽丝剥茧的分析,彻底说服。认可了杨宗谨的说法,当然真正最重要的事情是最后面那条,陛下在看着。
如果自己这个时候选择退缩,意味着仕途无望。陛下还没有亲政,但那只是迟早的事情。因此自己轻易被他们带节奏,肯定会被陛下嫌弃。
想到这里,陈尧佐慨然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这么办。我即刻上复刑部诸阁,表示绝对不同意把案件移交刑部。”
杨宗谨向陈尧佐抱了抱拳,并深深的作揖。
行礼完毕,杨宗谨尝试的问道:“我可以见王莹一面吗?她的事情,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弄明白是什么原因,就被突然抓起来了。”
陈尧佐边写文章,边道:“具体老夫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刑部来人说,刑部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王莹和崔莹芝自杀案脱不了干系。所以我派人把她带到了开封府衙,人就在内院里休息,你去看她吧。”
“多谢。”杨宗谨抬腿就要走。
“等一下。”陈尧佐叫住杨宗谨。
杨宗谨转过身来,问道:“请问还有什么事交代?”
陈尧佐道:“你知道我这样做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吗?”
杨宗谨回道:“可能落得和薛奎公一样的下场。”
“那我为什么还要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陛下的好感就是你东山再起的资本。就像……”
“就像你的岳父,在漂亮的解决茶农案后,就借口祝贺李柬之而让你回来汴京,不让你进一步追查元一盟。”
“正是。”
“好了,没事了。”
“告辞。”
杨宗谨又作揖,然后转身离开。
开封府衙是大宋朝廷首府的衙门,当年太宗皇帝都曾经在这里住过,是十分重要的地方。房子宽敞明亮,装饰虽然不是十分奢华,也是大气质朴。
但王莹待在这个地方,却感觉很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