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丰乐堰决堤之谜第二十三章常平
不怕敌人铁板一块,就怕我方是被分化成好几块。
杨宗谨面临的局面看上去没有狸猫换太子时期的凶险,但是艰难程度过之。
到底是谁下令炸开丰乐堰?
绝对不可能是已成死鬼的丰乐县令,那又是谁呢?
杨宗谨待在书房里,认真看着《庐州地方志》,前段时间刚从一位书店商人手里买了过来,一直没得及看完。
现在终于有点时间,继续探讨那个姓唐的家族。
然而,翻遍全书都没看到半点影子。
杨宗谨怀疑自己买了本假书。
李媗之用很肯定的口气,说道:“夫君你上当了,整本书看上去很新。一看就是书商故意掐头去尾,只留一些无伤大雅的内容糊弄你。”
“你早发现有问题,干嘛不提醒我。”杨宗谨有些郁闷。
“我曾经说过这本书太新,你怎么说我来着,现在反倒怪我不提醒你。”李媗之娇嗔道。
杨宗谨回忆起前几天的事情,自己买到这本书,李媗之的确是提醒过,可惜当时自己被猪油蒙了心,只认为是自己太幸运,完全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想到这里,杨宗谨当即站起身来,作揖道:“夫人,为夫知道错了。你大人有大量就原谅为夫这一回吧,下次一定听夫人的话。”
李媗之听了,不禁莞尔:“别在这里耍贫嘴。”接着提醒道:“从大胡子师爷被抓算起,已经过去了三天。夫君为什么不出去继续探查?”
杨宗谨脱口而出:“敌不动,我不动。”
在过去的三天时间里,一直没有人找上门来要人。更没有行踪可疑的人在宅院附近徘徊,让人不禁起疑。
敌人可真的是沉得住气。
然而,李媗之观察杨宗谨的脸色,似乎一点都不为这件事感到着急。
李媗之认为有必要提醒一件事:“再过一段时间,朝廷的救济粮就要运抵庐州。如果这里面出现问题,夫君你可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夫人该不会真的认为有救济粮到庐州吧?”杨宗谨反问道。
李媗之一怔,继而紧张地问:“夫君这话是什么意思?”
“如果我把自己当做是幕后黑手,想要整治我最好的办法你猜是什么?”杨宗谨继续问道。
李媗之仔细一想,猛然发现答案只有一个,救济粮。
常平仓作为宋太宗淳化三年所设,各州按照人口的多少,留下一部分原本上贡的钱粮充作本钱。每年夏秋之交,谷物价格不高时,就出钱收购存储。遇到谷物市价很贵的时候就出售谷物,用来平衡市价。而到了大灾之年,常平仓就会按照州府上报情况,得到朝廷批准后,从附近受灾较轻的州郡运粮过来充盈粮库。然后发放救济粮,为百姓续上一条命。
这样的安排初心是好的,结果被人念歪了经。由于三司的兵马被经常拖欠军饷,常平仓被经常挪动充军费,朝廷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杨宗谨道:“如果我所料不错,这次的救济粮多半是有名无实。运了过来之后,当着我的面放进粮仓。再来一手彻查粮库,大义凛然。等到数目对不上,就上报朝廷参我玩忽职守。”
“夫君既然什么都知道,却为什么不动手?”李媗之好奇的问道。
“我在等他出手!”杨宗谨神秘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