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我在大宋当提刑 萧小慎笔趣阁 > 第二卷 丰乐堰决堤之谜 第三章 粥棚(第2页)

第二卷 丰乐堰决堤之谜 第三章 粥棚(第2页)

正好有灾民路过,走向吴二憨的隔壁。

杨宗谨忙问灾民道:“请问这位大哥,吴二憨去了哪里?”

“去粥棚了!”灾民爱理不理。

“多谢。”杨宗谨还是很有礼貌的谢过他,带着李媗之往粥棚走。

走了大概半里路,夫妻俩远远地看见以前的一间茶棚改造成的粥棚。树梢上挂着一个幌子,上面写着「奉旨施粥」。粥棚前排着长长的队,一眼望不到边。

杨宗谨和李媗之对视一眼,意识到想在这么多人里找到吴二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在路口等着,看能不能碰运气见到吴二憨。

李媗之道:“咱们还是不能在这里,路过的人太多。不如直接去前面,在施粥的那里等着。”

“去不了啊!”杨宗谨有些着急。

李媗之指着守卫的军官,说道:“那不是高校尉,在的正好。”

杨宗谨内心大喜,拉着李媗之到高校尉面前。

高校尉问道:“先生怎么来粥棚?我记得先生好像家中不缺粮。”

杨宗谨道:“我来找人,请将军允许我夫妇二人留一段时间。”

高校尉笑道:“好说,先生只管留在这里便是。”

杨宗谨瞥了眼大锅里煮的粥,感觉有点清汤淡水,一点都不稠。

按照朝廷法度,粥棚施粥如果清汤寡水,立斩不赦。

难道有人借机发灾民财!

这时,听到身后传来喝声:“大人驾到,闲人回避!”接着十一下锣响。

第二卷丰乐堰决堤之谜第三章粥棚

李媗之一听,急忙拉杨宗谨退到路边跪下。

杨宗谨还处在懵逼状态,只能跟着李媗之走。

李媗之低声道:“鸣锣十一下,乃是朝廷钦差到来,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

杨宗谨醒悟,跟着跪下。

只见全副武装的信阳军护着一顶软轿,来到粥棚前放下。

轿帘撩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头发黑白相间的老人。

李媗之看清来人,低声向杨宗谨道:“他叫陈尧佐,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前枢密使陈尧叟之弟、天雄节度使陈尧咨之兄。擅长水利,知滑周时,制造木笼用来减除水患,又修筑长堤,人们称作‘陈公堤’。”

杨宗谨心道:“原来是专业人士当钦差,那么庐州就有救了。”

不料,两人的说话声音太大,惊动了陈尧佐。

陈尧佐走到他们面前,问道:“你们是谁?为什么知道本官的生平?”

李媗之看掩饰不住,只得站起身来取下自己的竹帽,福身道:“侄女李媗之,见过陈伯父。”

“哦?”陈尧佐大吃一惊,上下打量李媗之一番。

李媗之示意杨宗谨起身,并向陈尧佐介绍道:“这是拙夫杨宗谨。我夫妇在庐州隐居,因拙夫教的学生被洪水冲走。拙夫心痛万分,又听说刚加固的丰乐堰居然决口,想要查个清楚。”

去年杨宗谨在汴梁城时,陈尧佐担任京西转运使,两人没能见过面。但杨宗谨的大名,陈尧佐是早有耳闻。

“果然是侄女夫妇,”陈尧佐大喜,“有你们在,老夫就放心不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